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莫札特心靈解放後的信仰告白 / 莫札特C小調彌撒曲賞析 ~楊怡珊


音契樂訊第51期2008年5-6月

C小調彌撒曲:作品427(417a)Mass in C minor, KV.427 (417a)
莫札特(Mozart, Wolfgang Amadeus,1756 ~ 1791)

編者的話:音樂合唱管絃樂團將於6/20心靈樂篇演出莫札特的《C小調彌撒曲》,有許多人對此樂曲不是那麼耳熟能詳,對什麼是彌撒曲也無法精確描述;所以在這次的演出之前,特別邀請愛樂電台楊怡珊小姐和對聖樂有深入研究的孫自弘老師撰稿,希望在他們的引導和清楚的介紹,能對此首並列三大彌撒曲之一的偉大樂曲,有深入的認識了解;相信在聆聽上會另有一番感悟。更期待你能撥冗,在6/20當天至國家音樂廳聆賞音契精采的演出。(鐘惠蘋)
什麼是「彌撒曲」(Mass,拉丁文:Missa )? 您有沒有想過,天主教教會是如何引導教徒進行敬拜上帝的儀典呢?在天主教的傳統禮儀中,除了祈禱、讀經外,最主要的聖事就是「彌撒」。
「彌撒」是天主教的聚會,一般由教徒們在星期天(即「主日」)聚集在一起聆聽聖經,並在神父的領導下,重新舉行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所做的事(以分食麵包和葡萄酒來紀念耶穌最後晚餐的儀式,麵包代表聖體,酒則代表耶穌的血)。而所謂「彌撒曲」,則是以天主教所使用的彌撒儀式經文為歌詞所譜的曲,但一般只包括彌撒儀式中屬於大眾的歌曲,由主祭者或執事朗誦的部分則不包括在內。當彌撒結束時,主事者通常會宣佈 "Ite, Missa est!"(意為「彌撒禮成,請教友回去吧!」),「彌撒曲」因而得名。
除了每週日固定的彌撒外,教友也會在特定的節日(例如復活節、喪禮)舉行彌撒儀式,因此在「普通彌撒」外,還有所謂的「復活節彌撒」、「安魂彌撒」等,莫札特這首「C小調彌撒曲」就是屬於一般彌撒儀式所使用的「普通彌撒」。
彌撒曲的發展
彌撒曲的發展,可區分為「形式」與「內涵」兩個層面:首先,在「形式」的發展方面,早期彌撒曲並無統一的格式,多為各種經文歌的組合,直到13世紀之後才陸續出現較為系統化的整理。14世紀法國作曲家馬修(Guillaume De Machaut, 1300~1377)的「聖母彌撒」(Messe de Notre Dame)可視為確立彌撒曲基本結構(五個章節)的第一個典範;而15世紀活躍於義大利的作曲家杜菲(Guillaume Dufay, 1400 ~1474),除了承襲馬修的彌撒曲基本結構外,還進一步運用四聲部來組織彌撒曲的各個章節,使彌撒曲發展出更為統一的格式。15世紀之後,彌撒曲逐漸擺脫無伴奏合唱的形式,出現聲樂和管風琴交替進行,17世紀起,因有豐富的管弦樂伴奏,並在合唱與輪唱外加入獨唱與重唱,彌撒曲已呈現出濃厚的交響性格。
其次,就彌撒曲內涵的演變而言,自宗教改革之後,彌撒曲已非天主教專屬,信奉新教的作曲家們也常採用彌撒曲的形式進行創作。在巴洛克時期之前,大部分的彌撒曲仍以宗教為創作目的(如:巴哈的B小調彌撒曲);古典時期之後,彌撒曲在儀式進行上的實用性意義逐漸遞減(如:貝多芬的莊嚴彌撒);浪漫樂派後,部分作曲家開始將創作彌撒曲視為一種自我挑戰或個人成就(如: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威爾第的「安魂彌撒曲」);到了20世紀,許多現代作曲家甚至勇於突破傳統,創作出如搖滾彌撒、拉丁美洲彌撒、騷莎彌撒及鄉村彌撒等另類彌撒曲,至此,彌撒曲已不再具有宗教儀式上的實用意義,而被視為一種可供純粹欣賞的藝術形式。
彌撒曲的基本結構
一般主日聚會所使用的「普通彌撒曲」有較為固定的形式,稱為「固定部分」;而作為婚、喪或特定節日之用的「特殊彌撒曲」,則在固定部份之外,還包含一些必需合乎時宜的「變化部分」。但無論內容或形式如何變化,至少有五個部份是普遍被採用的,這五個章節也被稱為彌撒曲中的「固定部份」,包括:垂憐經(Kyrie,又作「慈悲經」)、榮耀經(Gloria,亦稱「光榮頌」)、信經(Credo)、聖哉經(Sanctus,亦作「歡呼歌」)及羔羊經(Agnus Dei)。莫札特的這首C小調彌撒,事實上是屬於普通彌撒,只不過他捨棄了最後一個章節「羔羊經」,以「迎主曲」(Benedictus,又稱為「降福經」)取而代之。
莫札特的宗教音樂
1781年以前,莫札特在故鄉薩爾茲堡主教處任職期間,曾因職務之故寫下許多宗教音樂,其中彌撒曲就多達十九首。但如今較為世人所熟知的,卻是他移居維也納,脫離教會系統之後的自發性創作,其中又以個人風格濃厚的「C小調彌撒曲」(K.427)和充滿神秘色彩的「安魂彌撒曲」(K.626)最為著名。
創作背景:宗教音樂的「聖」與「俗」?
1781年,莫札特在維也納與康絲坦彩陷入情網,雖遭到父親和姊姊的強烈反對,仍執意與康絲坦彩結為連理,當時的莫札特曾立下宏願「如果能順利娶康絲坦彩為妻,就要寫一部彌撒曲向神和父親表達謝意」;另一方面,為了化解父親與妻子之間的僵局,莫札特決定讓妻子擔任這部彌撒曲首演時的女主角,藉由精彩的演出扭轉父親對妻子的負面印象。
1783年8月,莫札特帶著妻子回到故鄉薩爾茲堡時,僅完成「垂憐經」、「榮耀經」、「聖哉經」、及「迎主曲」和「信經」的一部分,同年10月在聖彼得教堂舉行首演時,推測未完成的部份是借用之前的舊作來填補,且直到莫札特過世為止,都不曾將此曲補寫完成。
樂曲賞析:
相較於同時期的彌撒曲,莫札特這首C小調彌撒曲出現了罕見的大規模編制,無論是合唱曲或賦格曲,均展現前所未有的華麗風格與宏偉氣勢,因此又被稱為「大彌撒曲」。
一、垂憐經 Kyrie
本曲的第一個部份「垂憐經」,是在弦樂平靜的序奏中展開,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合唱部分由女高音開始依序唱出 "Kyrie eleison" (上主!請憐憫我們!),表示信徒在儀式開始時,於主面前誠心地認罪與懺悔。反覆三次的呼求後,女高音獨唱與合唱交錯唱出 "Christe eleison"(基督!請垂憐),同樣重複三次後,再度由女高音合唱帶出"Kyrie eleison",於平靜中結束第一部分。
二、榮耀經 Gloria
彌撒曲的第二部份「榮耀經」在結構上較為複雜,但主要都是以「歌頌上主」為中心概念,意味著信徒在垂憐曲的懺悔後,終於得到赦免的感謝詞。本曲的「榮耀經」共包括七個段落:在 "Gloria in excelsis Deo"(「榮耀歸於至高上帝」)及 "Laudamus te"(「讚美上主」)兩段快板後,以不太和協的轉調進入第三段的慢板,唱出「因你無比的光榮」,接著在合唱團豐富的和聲變化後,以稍快的速度進入中庸快板的第四段 "Domine Deus"(「主,天主」)。第五段 "Qui tollis"「免除世罪者」為全曲的核心,以緩慢的弦樂序奏漸漸帶出壯麗的八部大合唱。第六段 "Quoniam"(因你是唯一的聖)則在漫長的前奏後,出現兩位女高音與一位男高音的三重唱,在一段賦格曲後的轉調,三位獨唱者在弦樂的支撐下繼續前進,直到弦樂收尾後進入第七段 "Jesu Christe"(「耶穌‧基督」)。在這個慢板的結尾段落中,有相當複雜的賦格手法,由風琴和低音聲部帶出男低音後,男高音、女低音和女高音接續出現,最後一句終結全曲的 "Amen"(「阿們」),則有「再度肯定」的意義。
三、信經 Credo
所謂「信經」,乃信徒在讀經講道之後,對自身信仰之忠誠與信心的宣示,在彌撒曲中,通常分為兩個群組交互對唱。本曲的信經部份,莫札特只完成了合唱與低音聲部的兩個段落,第一段為 "Credo in unum Deum"(「我相信唯一的上主」),在弦樂與管樂的交替進行中,由女高音分為兩組的五部合唱帶出對唯一上主的信仰。第二段的 "Et incarnatus est "(「取得肉身而成為人」),則由弦樂以切分音帶出具有西西里風格的前奏後,進入木管樂器和獨唱女高音間的輪流應答,並有女高音精彩的花腔表現與木管樂器華麗的模仿技巧。
至於莫札特在此部份未完成的章節究竟由誰補寫,就如同他的「安魂彌撒曲」般眾說紛紜。以往最常被取用的,是1901年由史密特根據莫札特的其他宗教音樂作品所增補之版本,隨即又有另一派學者認為史密特所引用的素材並非出自莫札特之手。因此,近年來開始流行只演奏莫札特已完成的部份。
四、聖哉經 Sanctus
「聖哉經」在彌撒儀式中,通常是由主祭者或執事引出教徒唱出強而有力的「聖哉!聖哉!聖哉!」。本曲在合唱團與管弦樂團的合作下,以五部合唱唱出三次 "Sanctus"之後,接續唱出「上主!你的光榮充滿天地!」。進入快板的第二段落後,以四部合唱唱出的"Hosanna"(「和散那」),原為「主!請救我!」之意,後則常用作歡呼似的口號。
五、迎主曲 Benedictus
莫札特在C小調彌撒曲的結尾,捨棄「羔羊經(Agnus Dei)」而以「迎主曲」取代,意思是「奉主之名而來…」,這個段落在弦樂與木管樂器引導的序奏後,由女高音獨唱唱出,最後則在 "Hosana" 的賦格樂段中結束全曲。
莫札特的C小調彌撒曲雖然是未完成的作品,但其在宗教音樂史上所受到的肯定,已足以和巴哈的「B小調彌撒」及貝多芬的「莊嚴彌撒」並列為彌撒曲的三大傑作。或許您會質疑這樣一部宗教作品其實是來自一個世俗化的創作動機,但換個角度來看,也許就是在這種完全的心靈解放之後,才能讓我們看見莫札特心靈深處最真實的信仰告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