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詩篇91篇(On Eagle's Wings) / Mark Haye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7FbycDXxXk&feature=related

詩篇121篇

King's College Cambridge (Walford Davies)


King's Singers Psalm 121


Zoltán Kodály - "Psalm 121"


Psalm 121 & Pat Metheny


I Will Lift up My Eyes




詩篇121篇

Improvisation of Psalm 121 by John Propitius on the Hinsz organ of the Martini church at Bolswar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CAmG_DH-Ow


Herbert HOWELLS - Psalm 121 (from 'Requiem')


Saint Paul Cathedral Choir: Psalm 121

Psalm 121 - Westminster Abbey


Psalm 121 by Akram Haddad



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樂聞樂思/四十聲部的禮讚


幾個月前,柏林愛樂以馬勒第八號《千人》交響曲為新樂季開幕。這其實不算什麼新聞;拉圖以馬勒聞名,柏林愛樂也演過數次馬勒第八。但真正驚人的,是馬勒第八其實只是音樂會下半場。在上半場柏林愛樂還演了兩部合唱作品,其中之一,是文藝復興英國作曲家塔利斯(Thomas Tallis)的經文歌《寄希望於上主》(Spem in alium),這就讓人瞠目結舌了。
原因無他,《寄希望於上主》雖然篇幅只有十分鐘上下,作曲家卻寫了難如登天的四十聲部,以五部一組,天龍八部的基本形式蜿蜒開展,必要時也可開枝散葉成為四十聲部的火樹銀花,讓聽眾目眩神迷,眼花撩亂。
為什麼會有這種奇特(又整人)的四十聲部合唱?一般認為,這是塔利斯為當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四十大壽所作。而這樣繁複驚人的合唱寫作,就算馬勒第八也無所比擬。《千人》交響曲雖然勞師動眾、上演不易,國內至少還演過三次。可塔利斯這曲《寄希望於上主》,到現在都未曾演出。柏林愛樂能在一場音樂會中同時排出《寄希望於上主》和馬勒第八號交響曲,既展管弦絕藝又秀合唱奇曲,那真是賣弄中的賣弄,向行家聽眾炫耀其舉世頂尖的節目規畫與演奏能力。
台灣雖然沒能在一場音樂會中同時排出此二曲,為了慶祝四十周年團慶,台北愛樂合唱團即將於周末(1月7日)於台北國家音樂廳,除了呈現巴赫、韓德爾及齊蘭卡(Jan Dismas Zelenka)等經典曲目外,也要挑戰塔利斯千迴百折的四十聲部,為《寄希望於上主》作振奮人心的台灣首演。這些合唱作品,往往充分利用編制空間設計,同場曲目中巴赫的《向主唱新歌》 (Singet dem Herrn ein neues Lied, BWV225),就是經典的雙合唱團經文歌。作曲家不只大玩聲響對應與交替輪唱。甚至更有「人聲波浪舞」讓聽眾歡喜驚嘆。如此效果,加上現場空間,再好的音響也無法重現,惟有親臨現場,才能真正體會作曲家的巧思。
不過有趣的是,擔任馬勒第八和塔利斯《寄希望於上主》這兩場合唱指導的,同是指揮家吳尚倫,要當移山倒海的樊梨花。無論你是否聆賞去年國家交響樂團在十月的兩場馬勒第八,只要有可能,都該給自己一份新年禮物,去欣賞即將到來的塔利斯《寄希望於上主》。畢竟,錯過這次四十聲部的禮讚,下次不知又是何年何月了!


全文網址: 樂聞樂思/四十聲部的禮讚 | 訊息藝開罐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817351.shtml#ixzz1iJh8PS71
Power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