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Pergolesi: Stabat Mater - Live Concert [H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1QSbc-yMzM



Olivier Latry & Shin-Young Lee, orgel / organ 



Olivier Latry, orgel
Louis Vierne:
- Carillon de Westminster
- Feux follets
- Clair de lune

Jean-Pierre Leguay:
- Finale uit Première Sonate

Orgel vierhandig door Olivier Latry en Shin-Young Lee
Igor Stravinsky:
- Le Sacre du Printemps, versie voor twee pianos door de componist

Opgenomen: Zaterdag 28 juli 2012 in de Kathedrale Basiliek St. Bavo in Haarlem op het Adema-orgel. Het orgel in de Kathedrale Basiliek St. Bavo (niet te verwarren met de Grote of St. Bavokerk aan de Grote Markt) werd voltooid in 1923 voor de Willibrorduskerk buiten de veste te Amsterdam. In 1971 is het verplaatst naar de Kathedrale Basiliek in Haarlem waar het later werd gerestaureerd en uitgebreid.
---
Olivier Latry: organ
Louis Vierne:
- Carillon de Westminster
- Feux follets
- Clair de lune

Jean-Pierre Leguay:
- Finale from Première Sonate

Organ four hands by Olivier Latry en Shin-Young Lee
Igor Stravinsky:
- Le Sacre du Printemps, version for two piano's by the composter

Recorded: Saturday july 28 2012 at the Basilica St. Bavo in Haarlem at the Adema organ

巴哈b小調彌撒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6Osna4exoU

Capella Amsterdam en Il Gardellino o.l.v. Daniel Reuss

Opgenomen donderdag 30 augustus 2012, Jacobikerk te Utrecht tijdens het Festival Oude Muziek.

Solisten:
Marielle Kirkels, sopraan (Domine deus, Christe, Et in unum)
Åsa Olsson, mezzosopraan (Laudamus te)
Inga Schneider, mezzosopraan (Qui sedes)
Dorien Lievers, alt (Christe, Et in unum, Agnus Dei)
Jon Etxabe Arzuaga, tenor (Domine deus)
José Pizarro, tenor (Benedictus)
Pierre-Guy Le Gall White, bariton (Et in Spiritum)
Nicolas Boulanger, bas (Quoniam)

Cappella Amsterdam:
Andrea van Beek, Marijke van der Harst, Astrid Lammers, Simone Manders, Marjo van Someren, sopraan
Marielle Kirkels, Valeria Mignaco, Natascha Morsink, Åsa Olsson,Inga Schneider, mezzosopraan
Sabine van der Heyden, Mieke van Laren, Dorien Lievers, Suzanne Verburg, Desirée Verlaan, alt
Jon Etxabe-Arzuaga, Florian Feth, Guido Groenland, Gerhard Hölzle, José Pizarro, Diederik Rooker, tenor
Nicolas Boulanger, Pierre-Guy Le Gall White, Martijn de Graaf Bierbrauwer, Jan Hoffmann, Bart Oenema, Michel Poels, bas

ll Gardellino:
Christophe Robert, Marleen van Daele, Jivka Kaltcheva, viool 1
Marianne Herssens, Ingrid Bourgeois, Haruko Tanabe, viool 2
Kaat de Cock, Marc Claes, altviool
Ira Givol, Ronan Kernoa, cello
Korneel le Compte, contrabas
Herman Stinders, orgel
Jan de Winne, Carlota Garcia, fluit
Marcel Ponseele, Taka Kitazato, Stefaan Verdegem, hobo
François de Ruddere, Jean-François Carlier, fagot
Simon Lily, hoorn
Dieter Dyk, pauken
Simon Lily, Andrew Hammersley,
Pascal Geay, trompet

Georg Friedrich Handel - The Messiah - Collin Davies



Susan Gritton, Sara Mingardo, Mark Padmore, Alastair Miles and the Tenebrae choir performing Handel's Messiah

T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Episode 4 Bach and the Lutheran Legacy


Sacred Music Series Episode 2 - Palestrina and the Popes


Sacred Music Documentary Series Episode 1 - The Gothic Revolution


Sacred Music Series Episode 3: Byrd & Tallis: Singing the Lord's song in a strange land



BBC Sacred Music Series No.2


Fauré and Poulenc (Documentario)

Bach St Matthew Matthäus Passion BWV 244, Herreweghe

Christoph Pregardien : Tenor
Tobias Brndt : Bariton
Dorothee Mields : Sopran
Hana Blazikova : Sopran
Damien Guillon : Alto or Countertenor
Robin Blaze : Alto or Conturtenor
Chorus and Orchestra Collegium Vocale Gent
Conducted by Philipph Herrewegh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NdQ_GW9Tw&feature=watch-vrec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Lili Boulanger: Psaume 12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JQyQUbzlrg&feature=related

Psaume 24 by Lili Boulang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vklmfcKo3w&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GRGgI4lNyE&feature=related

來自深淵的祈禱─莉莉‧布蘭潔的《詩篇130篇》


2005-10-04基督教論壇報

(全曲現場版)

(分曲CD版)

【作者:陳韻琳】  

莉莉‧布蘭潔(Lili Boulanger 1893-1918)出生於法國音樂世家,她出生以來身體一直就很不好,醫生曾預告她壽命不長,她果真也只活了短暫的廿五年。但她的父母一直很認真對待她的生涯規劃,儘管知道她可能壽命不長,仍期待她活得光輝燦爛,當她父母問她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人﹖她毫不猶疑的說,要像父母親一樣,成為音樂家。 

 莉莉‧布蘭潔不僅有著家族遺傳,更天賦異秉有著天才之姿,她在世廿五年間,完成的大型的合唱以及管弦樂作品,氣勢恢弘,有非常高的前瞻性,對後來的音樂家諸如奧乃格以及胡塞爾影響很大。 

 她的宗教音樂以三首詩篇最為著名,其中又以《詩篇130篇》格局最大,這首曲子在1917年她去世前幾個月的秋天完成,此時她知自己已不久於人世,因此絕對可以說,這是她臨終前透過音樂的祈禱。 

 《詩篇130篇》,在宗教曲目中又被翻譯成「深淵」。詩篇內容是這樣的﹕ 
 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你求告﹗ 
 主啊,求你聽我的聲音﹗願你側耳聽我懇求的聲音﹗ 
 From the depths I call to you,Yahweh,Adonai,listen to my cry for help!Listen compassionately to my pleading.From the depths I call to you,Listen to my cry. 
 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 
 If you never overlooked our sins,Yahweh,Adonai,could anyone survive?From the depths I call you 
 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 

 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話。 

 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 

 But you do forgive us;and that we revere you.My soul waits for Yahweh,I rely on His promise more than the watchamn on the coming of dawn.The mercy is with Yahweh. 
 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因他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 

 他必救贖以色列脫離一切的罪孽。 

 I hope in Thee.For it is with Yahweh that mercy is to be found and A generous redemption.It is He who redeems Isreal from all their sins.Isreal relies on Yahweh. 
 Lili Boulange的音樂,將上面這首詩篇,處理成三種不同的情感段落。人聲出現前與結束後,管弦樂的序樂與尾聲,各自約四分鐘,結構相當的平衡。 

 管旋樂把「深淵」感覺呈現的非常有戲劇張力,在呈現深淵迴響的鼓聲﹑低音弦樂中,小提琴以狂亂音型從低攀升向上,再落回低處,製造出一種從深淵生出的冀望拯救的惶惶不安,然後人聲才引入第一句話﹕From the deaths I call you,Yahweh。 

 在這第一段中,最激起情感的部分,是由低向高攀升再掉回低音的狂亂旋律線出現後,隨即引入呼喊上帝之名的Adonai(上帝之名,意味掌權者與賜福者),銜接尾句From the depths I call to you , Listen to my cry. 再加上小提琴與管弦樂的配襯,情感十分飽滿。 

 這段衝向情感高峰的樂句,在後來的段落中,仍不時出現,每次都能達到飽滿的效果。 

 第二段的罪咎意識,是用旋樂器低音部持續反覆的顫音,與高音部持續反覆的頑固音型,來製造不安。 

 但這一段音樂所出現的情感的轉折,使「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這句禱詞,音樂意境有更多的玩味,主要是因為,在不安狂亂的提琴旋律之後,出現柔和女聲的獨唱,使音樂意境回返略帶憂傷的平靜。 

 但這憂傷的平靜吟唱沒有持續太久,在反覆吟唱第二次時,女聲旋律儘管依舊如前,但管弦樂已經製造著狂亂的背景情感,當合唱出現時,已再度回到激動情感中,低沈的鼓聲與小提琴由低往高攀升復下降回返低音的深淵感也再現。 

 這首尾夾雜的不安,使女聲那段短暫的溫柔平靜略帶憂傷的獨唱音樂情感,很讓人深思。 

 Lili Boulange將詩篇原文第三段第四段,處理成同一種情感。當女聲獨唱引入時,馬上呼應前一段不安意識中,那段柔和平靜的女聲獨唱,因此,這一段的情感,是給第二段突然出現的平靜柔和一個可能的答案﹕在罪咎意識之前能從不安回返憂傷的平靜,是因為認識上帝的慈愛。 

 這第三段之主題﹕上帝之慈愛使人有信心會得到救贖,恢弘的管弦樂由幽暗狂亂的旋律,逐步細緻轉變成明朗有力的結尾。 

 人聲部分,先由溫柔的女聲獨唱引出男女二重唱,最後再引入大合唱,這不止讓此段人聲呈現著豐富的變化,也呼應詩篇原文呈現出來的﹕安慰是先來自個人自主下祈禱所帶出的信心與盼望,而後各個個體群集成為群體,便帶出了群體性的盼望。 

 那盼望就是,即如面臨罪與死亡的深淵,等候上帝慈愛的拯救,是絕不會枉然的。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Anton Bruckner TE DEU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eYuPPP1-Qw

TE DEUM
1 Te Deum (Allegro moderato)
2 Te ergo (Moderato)
3 Aeterna fac (Allegro moderato. Feierlich, mit Kraft) 
4 Salvum fac (Moderato. Allegro moderato)
5 In te, Domine, speravi (Mässig bewegt. Allegro moderato)

Anna Tomowa-Sintow soprano
Agnes Baltsa mezzosoprano
David Rendall tenore
Josè van Dam basso

Wiener Singverein(dir. del coro Helmuth Froschauer)
Wiener Philarmoniker dir. Herbert von Karajan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信仰與聖樂

1.http://www.youtube.com/watch?v=so8TTA1Z25w&feature=relmfu
2.http://www.youtube.com/watch?v=2_X47ZtS7fI&feature=related
3.http://www.youtube.com/watch?v=jXZ8FS25wD0&feature=relmfu

J.S. Bach: Christmas Oratorio BWV 248 , parts I, II & III

Conductor: Nikolaus Harnoncourt, 1982.


parts I, II & II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kPByw0aey8&feature=related


parts IV, V & VI




團契的意義-周聯華牧師

文章來源:http://jgospel.net/spiritual-living/fellowship/%E5%9C%98%E5%A5%91%E7%9A%84%E6%84%8F%E7%BE%A9-%E5%91%A8%E8%81%AF%E8%8F%AF%E7%89%A7%E5%B8%AB.c26879.aspx



「團契」是一個比較新的名詞。要創一個新名詞難,古老的文化中創一個新名詞更難。這名詞不見於漢語任何詞典,連非常「洋」的林語堂博士所編的『當代漢英詞典』中,他的解釋是「united in friendly relations」;比較近代的顏元叔先生所編的『萬人現代漢英詞典』也沒有把「團契」二字列入,倒是中國大陸所編的『辭海』把它列了進去。它的解釋是「基督教新教名詞,指教徒之間的團結契合。有些教會用作教徒組之名稱–如青年團契、婦女團契等。」我對這解釋不大滿意,但是它能把「團契」列上去,已經感激不盡了。
從基督教的文獻上可以查考的,這一名詞在基督教教會中頗為流傳,但它的起源相當晚,首次出現趙紫宸先生的「團契歌」[HUP#413]:(註:HUP= Hymns of Universal Praise 「普天頌讚」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77 版)
聖眾濟濟一堂 大家相愛相親,同參真道具足精嚴 在主已證同心。
在主尊嚴座前 俯首懇切祈禱,我眾團契堅於金石 我眾同此懷抱。
這詩共六節,趙先生作於1930 年,1935 年范天祥作曲,過了四年(1934)劉廷芳、楊蔭瀏合譯的 Blest Be the Tie that Binds [HUP#411],也有「團契」這名詞出現﹕福哉繫連妙結 在主愛中同心,教會聖徒心靈團契 在地如在天庭。
同年楊蔭瀏譯Joseph Swain 的 How Sweet, How Heavenly Is the Sight 時,稱之為「甜蜜團契歌」,其中一節:但願愛心 永似江河 流遍各人心中,甜蜜團契 推誠敬愛 光照語言舉動。
這些都是在燕京大學的校園中推出的作品,正像有人忽然獲得異寶,一定要到處「獻寶」一樣。一般信徒認為這一名詞當時在燕京大學已經頗為流行,後來「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的校會組 (The Student Division of YMCA,
National Committee)採用這一名詞,來稱呼當時的大專學校中的小組為團契。
在廿世紀卅年代後期,這一名詞不但被肯定,而且也非常普遍。本人在1938年進上海滬江大學時,全校學生不到1000 人,卻有20 個學生團契,這些團契聯合起來稱為大團契;都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的校會所推動的。各校的團契聯在一起就是「上海聯」(上海市基督徒學生團契聯合會)。
團契名詞的聖經根據
這麼美的一個「團契」名詞在聖經和合本中沒有出現,這一點也不奇怪,因這一名詞在1930 年後流行,而和合本在1919 年已經出版了。當年在北的趙紫宸、劉廷芳、楊蔭瀏,田景福等前輩在和合本中都沒有份,他們都
是讀和合本的「產物」。
事實上,和合本應該譯為「團契」的那一個詞,因為該詞還沒有產生,所以譯得頗為辛苦。那一個字希臘文是 (koinõnia)。我說翻得辛苦,一點也不假,下面有17 個樣本:–
「交接」 使徒行傳 2: 42
「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 腓立比書 1: 5
「捐項」 羅馬書 15:26
「交通」 腓立比書 2: 1
「一同得分」 哥林多前書 1: 9
「一同受」苦 腓立比書 3: 10
「同領」 哥林多前書 10: 16
「與人所同有」 腓利門書 1: 6
「相通」 哥林多後書 6: 4
「捐輸」 希伯來書13:16
「有分」 哥林多後書 8: 4 與我們
「相交」 約翰一書 1: 3
「捐錢」 哥林多後書 9: 13 與神
「相交」 約翰一書 1: 6
「感動」 哥林多後書 13: 13 就彼此
「相交」 約翰一書 1: 7
「相交」 加拉太書 2: 9 (備註:請參讀每個譯詞的前後經文)
以上是有關這一個字(koinõnia)在和合本新約的原文全部列出,使我們對這一個字略有一個概念。除了羅馬15: 26,林後 9: 13,希伯來13: 16 三處直接提到捐款,其實保羅說的不是「錢」,而是像林後 8:4 所說的那分恩情,以錢來表達而已。又如使徒行傳 2:42「彼此交接」是用44-46 節來詮釋的:
「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而在這樣的「團契」中最要不得的是虛假,以致就有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下場。(參閱使徒行傳5: 1-11)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巨人的陰影:莫札特《安魂曲》與佩格萊西《聖母悼歌》


( 2012/08/27 第566期 心靈小憩電子報)
文/陳韻琳

  我們都知道莫札特並未完成他這首編號K.626的安魂曲,現在廣被接受的安魂曲完整版,是莫札特的弟子Sussmayer與Freystadtler等補述完成的。據說他是根據莫札特的遺言交代,將最後一段「Communion」以「垂憐經」旋律的賦格化來收尾,好使整首曲子有統一感。當然,這說法跟另一種說法相衝,這說法來自莫札特遺孀,她說,有幾頁莫札特的草稿,她曾經傳給莫札特的好友、學生們作為完成「安魂曲」的參考,但後來不翼而飛了。  莫札特過世後,莫札特的遺孀因貧困急於賣掉莫札特臨終作品,因此她很多說法都讓人半信半疑,但是,不管哪一種說法為真,至少因著「安魂曲」終究是莫札特過世前的斷簡殘篇,並非莫札特獨自完成的,因此「敢」不滿意這作品的人大有人在,因此出現了許多莫札特「安魂曲」新版本——雖然後世最喜歡追認的還是Sussmayer與Freystadtler的版本,終究他倆跟莫札特關係最直接。
  當我聆聽莫札特「安魂曲」時,有時候我會想,幫一個偉大的巨人完成臨終的斷簡殘篇,實在是一樁很損己的行為,如果創作的好,大家一定都歸功於那個巨人,若有絲毫一點閃失,當然大家責成的不可能是那個巨人。有誰喜歡站在巨人的陰影中呢?——除了早就已經站在陰影中的巨人的學生!

莫札特過世後的十九世紀初,南美巴西有機會聽到莫札特的「安魂曲」,但卻在Sussmayer與Freystadtler的版本之上,又加上了一段「Libera Me」。這個讓自己踏進巨人陰影中的小音樂家,是作曲家Sigismund Neukomm(1778-1858),他跟莫札特唯一的關係是他也出生於薩爾茲堡,還跟莫札特住處相鄰不遠,他出生時莫札特人在巴黎,剛經歷喪母之痛,此外,他跟莫札特有一個共同的好朋友——音樂家海頓。這就是他跟莫札特之間僅有的關係。
  但他卻於長大後人在南美巴西的那段時間,創作若干宗教曲目之外,並經過海頓的同意,局部重新編排整理了海頓的「創世紀」,又補述莫札特「安魂曲」的最後一段「Libera Me」,他的想法是,完整的安魂曲,不該是以「Communion」作結的,因為「Communion」強調的是人祈願「死後的安息」,但人尚須祈願「永遠的安息」,那是藉著基督之垂憐,讓死後的靈魂得以通過上帝震怒的審判後,永遠與上帝同在,享受「永遠的安息」。因此,他加上「Libera Me」這段,他的作法是使用莫札特「安魂曲」之前段落的音樂主題,重新組織編排而成,致使這段跟安魂曲之前的段落有所銜接不至於割裂,他並且在這最後段落將「安魂曲」之前陰鬱沈重的感覺,轉變成柔和輕快,以強化「永遠的安息」。
  我禁不住想起電影「阿馬迪斯」,莫札特在臨終之前跟他那他以為是朋友、其實是嫉恨他的死敵Salieri問起「Dies irae」中的段落:「地獄之火真的存在嗎?」看似他在用音樂表達地獄永恆的痛苦時,逐漸對他這一生明裡暗裡的罪惡,開始有所不安。
  不知道這個愛著海頓與已逝的莫札特的Sigismund Neukomm,是否也對莫札特僅有死後的安息、未得永遠的安息心生憐惜不忍,所以非得走進巨人的陰影中,幫他補述完「Libera Me」呢?總之,Sigismund Neukomm隨即在南美巴西公演莫札特的「安魂曲」,導致南美巴西第一次接觸莫札特的「安魂曲」,正是Sigismund Neukomm的版本!

這首「Stabat Mater」的作曲者G.B.Pergolesi只活了26歲(1710-1736),其作曲歲月只有六年,卻創作出流傳後世的經典「Stabat Mater」,這是他臨死之前的作品,有點詭異的是,他跟莫札特一般早死,而他這首臨死之前的「Stabat Mater」,竟有非常多地方旋律與莫札特臨死之前的「安魂曲」神似,根據考證,Pergolesi死後二十年才出生的莫札特,從沒有聽過Pergolesi的「Stabat Mater」,這多少讓人感覺有些神秘,何以兩個才華橫溢卻英年早逝的音樂家,臨終前都呈現著近似的旋律?彷彿他倆有個共同的巨人的陰影——死亡,而站在這巍峨的巨人陰影下,兩人又有著類似的臨終祈願,便以音樂書寫,終至將這股神秘,傳諸於後世.......!
(END)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沙發上也能敬拜上帝

2004-04-13基督教論壇報
前衛﹑舒緩的電音敬拜專輯─「沙發音樂禮讚」  
【作者:◎張懋禛】  
 當代教會音樂兩大支流可分為「流行福音歌曲」和「敬拜讚美詩歌」怎麼分呢﹖通常流行福音歌曲是詞曲創作者與演唱者的信仰見證與分享﹑或是帶有傳福音的信息﹐「人」是聽眾﹔敬拜讚美音樂則是為了敬拜上帝所創作與吟唱﹐「神」是聆聽者
 比較起來﹐不論是不是基督徒﹐流行福音歌曲的歌詞一般都可以讓人淺顯易懂﹐但敬拜讚美詩歌的意涵則是百分百「基督教」﹐一些信仰用語與概念紛紛出籠一般來說﹐由於敬拜讚美詩歌明顯地是給基督徒敬拜上帝之用﹐所以相關唱片都只有在基督教福音書房才買的到
看起來很「輕音樂」
 然而﹐最近在一般唱片行卻出現一張名為「沙發音樂禮讚」(Lounge Worship)的敬拜讚美歌曲專輯(你可以在輕音樂區域找到它)﹐保證讓你耳目一新
 先來看看這張專輯的封面﹕一位女子帶著耳機﹐在被高樓大廈圍繞下的家中客廳裡﹐坐在沙發上﹐聽著音樂並沈思著從這樣的封面設計到專輯標題﹐這是一張乍看起來很「輕音樂」的唱片於是我把CD放進音響裡﹐學封面人物那樣地坐在沙發上﹐帶著耳機﹐閉上眼睛﹐準備要好好「輕音樂」一下
 當我按下播放鍵﹐聆聽耳機理傳來的第一個聲音時﹐我嚇了一跳﹐張開眼睛﹐離開沙發﹐因為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現在最前衛的音樂類型﹕「電音」
電音版福音歌曲
 電音簡單來說就是電子音樂﹐除了用電子合成器編曲演奏﹐更有經過電子壓縮的樂器和人聲﹐有點類似雪兒﹑瑪丹娜﹑或是王菲近幾年的音樂風格一張電音的福音唱片﹗一張電音的敬拜讚美專輯﹗真酷﹗台灣的樂迷真是有福氣﹗
 別認為電音都是節奏強烈﹑會讓人無法靜下來﹐雖然我一開始被嚇了一跳﹐但隨著這張專輯一首一首歌曲的出現﹐在穩定的節奏下﹐在電音所營造的濃郁時空感中﹐我不得不承認﹐我的心情被緩和了下來﹐我的思緒更加平靜﹔透過思想每首歌詞所帶出來的信息﹐我感覺到上帝好像就跟我坐在同一個沙發﹐與我輕輕地對話
 這張「沙發音樂禮讚」專輯最大的特色就是收錄了許多首膾炙人口的福音歌曲與敬拜讚美詩歌﹐加上幾首帶有強烈福音意涵的經典老歌
精華樂曲重編
 而專輯製作人(英國電音名製作人Andy Green)刻意只取材每首歌最精華的附歌部分﹐加以重新用Trip Hop組態中的 Chill-Out曲式編曲﹐使聽眾在聆聽更清楚的信息中擁有更多的思考空間﹐讓人在舒緩動人的音樂空間中﹐自我放鬆並尋得心靈上的冷靜與平和
 專輯裡有福音天后Amy Grant演唱過的《I Can Only Imagine》﹑福音天王Michael W. Smith創作的《I Will Be Your Friend》﹑當代最傑出的福音搖滾樂團DC Talk之經點名曲《Jesus Freak》﹑近幾年最受歡迎的敬拜詩歌《The Heart Of Worship》﹑以及與電影「受難記」相互呼應的敬拜讚美詩歌《Above All》
 此外﹐尚有葛萊美獎常客U2的《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與幾首帶有福音意涵的流行歌曲﹐邀請你我一起坐在沙發上敬拜上帝(作者就讀於台神道碩班)

搖滾主耶穌 向台灣嗆聲

2004-11-25基督教論壇報
金曲歌王阿弟仔與王宏恩獻聲 首張台灣福音搖滾專輯問世  
【作者:張懋禛】  
在台灣,流行福音音樂的類型並不多元,除了敬拜讚美詩歌,不外是抒情﹑POP和一點點R&B。這除了受到台灣的音樂市場影響,更與教會對於音樂聖俗之分的神學有關。搖滾音樂在台灣生存的空間本來就很狹小,更不用說在比較偏於保守的教會了﹗
 十年前,大學時期的我認識了朱約信與蕭福德,當時就對於他們希望結合福音與搖滾樂的異象極為嚮往。幾年來,看著他們在有限的資源﹑保守的教會﹑以及尚未成熟的市場中,辛苦地朝這個目標邁進,除了因為心疼而偶爾參與他們帶領的聚會,也只能憑信心持續為他們禱告。

搖滾化加本土化
 經過多年的經營,由朱約信與蕭福德領軍的「搖滾主耶穌」,終於在今年底交出美好的成果與漂亮的成績單,發行首張專輯。

 這張台灣福音搖滾樂團「搖滾主耶穌」的同名專輯,除了前面提到的兩位大老,更網羅阿弟仔與王宏恩兩位金曲歌王,以及多位台灣福音搖滾樂的後起之秀。而這張專輯的最大特色,就是「搖滾化」與「本土化」,都是目前台灣福音樂界所極為缺乏的。更重要的,「搖滾主耶穌」專輯的推出,有其特殊的宣教意義。

藍調念歌加原住民天籟
 怎麼說呢﹖我們先來聽聽專輯中的兩首傳統聖詩。《主站我心內無驚惶自在》先有詩班的傳統合音,但隨後加入具有「台味」的電吉他旋律,在台語和華語的雙聲帶演唱下,將第8世紀的愛爾蘭聖詩注入21世紀的台灣生命。

 黑人靈歌《有人佇你心外叩門》則在朱約信擅長的念歌唱法下,成為帶有Blues味道的搖滾詩歌,甚至是一首可以對勞工朋友演唱的佈道詩歌。

 蕭福德秉持他一貫的人文氣息,擷取聖經經文寫成詩歌,先是衝勁十足的台語《主禱文》﹔《大水滾滾﹑江河滔滔》更用先知阿摩司的話,批判台灣教會的現況,呈現對於教會宣教的反省力。

 搖滾金童阿弟仔在《想法》唱出對神愛的無條件相信,原住民歌謠王子王宏恩則用母語將布農古調結合搖滾曲風,豪放高唱「如果心情不好,就告訴耶穌」,原住民朋友聽了一定會感動﹗
 除了以上知名歌手之外,李伯恩的《創世紀》有美國當紅福音搖滾樂團POD的水準﹔曾如芳的《一無掛慮》唱得天真快樂,聽了也真感到一無掛慮﹔而王暹康的《詩篇23篇》則唱出年輕人堅強的信仰宣告。這些都讓我聽見,「搖滾主耶穌」正在向台灣嗆聲,要用搖滾樂傳福音﹗(作者為台神道碩班學生) 

誰是未來崇拜音樂的新方向﹖

2002-06-14基督教論壇報
你想過小甜甜布蘭妮的甜美新潮舞曲感與Faith Hill靈魂樂的唱腔﹐也可以用來詮釋福音詩歌嗎﹖
 【作者:朱約信口述/文字構成﹕唐青】  
始於廿世紀﹐六十年代的教會敬拜模式轉換歷程﹐至今仍未定型
 在新時代中﹐我們向耶和華所唱的新歌﹐融入了很多現代語言﹑現代科技與各地文化有許多論述都擔心﹐基督徒的敬拜方式已淪為「宗教消費」﹐演變為「台上在表演﹑台下在抒發情緒」﹐使得人本身的敬拜態度成為客體﹐音樂反成為主體﹐如同柏拉圖所說﹕「一旦隨樂逐流﹐人便融化為水」
 但如果我們確定敬拜的核心是耶穌﹐嘗試改變敬拜音樂的曲風﹐讓基督徒音樂活潑化﹐反而可使教會配合當代觀念﹐藉著音樂深入人心只要我們敬拜的原因是以福音為基礎﹐敬拜的方式如何改變﹐應該都是可以被接納與討論的
現代流行音樂+福音歌曲
 你想過小甜甜布蘭妮的甜美新潮舞曲感與Faith Hill靈魂樂的唱腔﹐也可以用來詮釋福音詩歌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應該聽聽Natalie Grant這位教會婦女團契會長的歌聲或是您喜歡像流行樂界的En Vogue / SWV這種標準黑人﹑節奏﹑藍調﹑摩登﹑都會的風格﹐您也可以聽聽VIRTUE這個福音音樂界的黑人女子組合團體的專輯
 您能想像﹐基督徒也可以用世界音樂﹑民族舞曲形式來稱頌上帝嗎﹖「Soullift-soundtrack for the soul」即是這張概念十分特別的專輯這張二○○一年的合輯﹐將一堆原本不是舞曲的歌曲﹐重新混音成舞曲﹐如果團契要辦舞會﹐買這張合輯﹐從頭放到尾就解決了
 「New Irish Hymns」這張專輯中﹐集合了「克爾特」福音音樂三大女唱將﹐Margaret Becker﹐Maire Brennan(恩雅Enya的姐姐)﹐Joanne hogg(「克爾特」福音大團Iona的主唱)三大「克爾特」女伶齊聚一堂﹐以充滿蘇格蘭﹑愛爾蘭民族風味的新創作聖詩頌讚上帝
教會音樂的未來方向
 Communion專輯中有許多類似「葛立果聖歌」感覺的中古世紀詩歌﹐一連串的﹐平靜的﹑心靈的﹐帶有「克爾特」風味的民謠田園抒情敬拜曲﹐聽起來就像是享受一場「主的筵席」真情音樂會樂評曾形容這張專輯的曲風「可能成為今日教會崇拜音樂的新方向」
 如果﹐你想要一個大人﹑小孩都喜歡﹐教會內外都吃香的音樂類型﹐既有另類搖滾精神﹐又有主流搖滾的﹐及悅耳的清新搖滾﹐這可能正是你在尋找的style「Big Tent Revival Live」二○○一年第五張專輯﹐這張現場演唱會專輯非常清新好聽﹐收錄他們所有的名曲﹐所有想走現代敬拜搖滾路線的事奉者﹐都應該買回去好好研究
少聽多怪的另類音樂
 還有一種很吵的福音歌曲﹐大家一向「少聽多怪」﹐其實﹐聽起來別有一番樂趣﹐對於教會保守的基督徒長輩頗有教育意味﹐對未接觸過教會的朋友而言﹐也可更多了解福音歌曲百花齊放的箇中味道
 年輕龐克福音團American Made就是一種有點吵的福音歌曲﹐或是聽如「seven 1﹕the 7 best worship songs you've never heard」這樣的專輯﹐收錄的是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敬拜團體但他們的創作支支動人﹑曲曲動聽﹐與主流的音樂一樣好聽
 這個新時代中﹐世界各地的教會都醞釀著創作的能量﹐有朝一日﹐只要有足夠的宣傳費﹐這些地下的樂團成名了﹐我們還可以很驕傲的說﹕「嘿﹐我早就聽過了﹗」
音樂菜單
克爾特福音音樂﹕ [new irish hymns] -margaret becker, maire brennan, Joanne hogg
流行福音音樂﹕ [ Virtuosity!]-Virtue! [stronger]-Natalie Grant
世界音樂﹕[Soullift-soundtrack for the soul]
搖滾福音音樂﹕[ Against the Flow]-American Made-[seven 1﹕the 7 best worship songs you've never heard ][ Big Tent Revival Live]
崇拜音樂-[Communion] 

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

楊姐, 慎安, 平安:
 
........................
 
能有機會為教會詩班的發展過程留下文字記錄, 是很大的考驗與挑戰, 但
也是極大的恩典. 
 
在了解這些人, 事, 時, 地的演變之際, 不僅看到上帝的作為, 更見證到人的
軟弱與不足. 越認識教會組織的發展, 越知道唯有倚靠上帝才是最大的力
量來源.
 
在教會服事的過程裡, 人的軟弱很容易成為撒旦攻擊的破口. 舉凡驕傲, 猜
疑, 妒嫉心, 自我為主, 山頭主義, 權力操控, 各自為政, 甚至內鬥...都會是
撒旦常用的策略與樂見的結果, 因為教會力量會分散, 會減弱. 
 
但上帝的力量終究會戰勝的. 教會聖樂的發展過程, 就是很好的見證. 
 
參與聖樂服事的領導及同工, 都是蒙受上帝恩典的人, 都可以為教會做很多
事. 然而, 若稍有不慎, 也很容易成為撒旦攻擊的破口, 畢竟學音樂的人, 大
有很強的自我, 不輕易為了整體而捨己, 不易看清應付敵人應謹守的界限.
 
過去的歷史, 讓我們看到人的這些軟弱之處. 現在的教會狀況, 似乎同樣也
看得些問題.
 
上帝似乎是透過六十年歷史的整理與省思, 在提醒我們, 在喚醒我們, 讓我
們在每一天的心思意念, 所言所行, 都能為主作工, 讓教會合一, 彼此相愛,
像主耶穌一樣地捨己, 而不是成為那個讓撒旦利用的破口.
 
這是我這個新人對教會聖樂領導人的深深期待. 
 
再次謝謝兩位的協助. 願主記念兩位對教會聖樂的無私付出.
 
敬祝平安喜樂
 
一位主內好弟兄敬上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勁爆快速的"哈利路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SVn2ymmMZY&feature=related

為主贏得這時代~金希文

音樂月刊1997年7月號第178期

透視搖滾樂~Charles Bergerson


從敬拜讚美看後現代主義 對教會的影響



李健安 登於「教会(ChurchChina)」 2008年11月总第14期
作者簡介:馬來亞大學農業經濟學士,威斯敏斯特神學院宗教學碩士、哲學博士,費城天普大學社會學碩士。曾任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院長,2005年創辦「福音文化中心」,並任會長。
前言
今天在東、西馬來西亞幾乎所有的教會,崇拜儀式中必有一段稱為「敬拜讚美」的時段。這時段的特點乃是近乎清一色地使用短詩;且幾乎都是以「讚美」為內容的短詩。再者,這段敬拜讚美所唱的短詩與崇拜過程中的其它環節,特別與講台的信息,是完全無關聯的。在樂器方面,除了鋼琴之外,也使用電子合成器、吉他、敲擊樂器、鼓、鈴鼓等。另外,除領唱者之外,尚有兩三位伴唱者。這種普遍的崇拜聚會現象,不只是風氣,更是一股潮流,衝擊、席捲著教會。
這樣的敬拜讚美,表面上給傳統教會的崇拜注入一股活力,也似乎吸引了一些年輕人參加聚會。但背後是一股教會世俗化的洪流,正在腐蝕教會的正統,進而對教會產生長遠的負面影響,使教會腐化,令人憂心忡忡。
世俗化思潮
今日教會似乎呈現一股復興現象。這現象透過敬拜方式的「更新」、聚會人數的「劇增」、「一些群眾」出席與醫治有關的聚會等,使教會呈現一幅熱烘烘、欣欣向榮的景象。其實,追根溯源,這復興現象背後是教會的世俗化。而這潮流
從敬拜讚美看後現代主義對教會的影響
2
背後有四股主要思潮的影響: 1) 後現代主義 2) 新紀元運動 3) 市場消費主義 4) 快餐文化現象
本文只處理後現代主義對教會之影響,其它三股思潮,將另行撰文研討。
後現代主義之定義
後現代主義是一個難以被定義的運動(葉永文等, 2000:277)。但基本上,後現代主義是個反現代主義,並與科學理性分庭抗禮的運動;是個日益強調潛意識,自由浮動的象徵與形象,觀點的複雜多樣性等的運動。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後現代主義是個「高級」和「低級」文化(電影、爵士樂以及搖滾樂)之間的界限趨於崩潰的運動,並與當今社會中重要性日益增長的「表演專業」(expressive professions)有關(戴維‧賈裡, 1998:519-520)。
後現代主義不信總體論,否定有所謂唯一「總體透視」及「解答方案」之概念,進而排除絕對真理的存在(Ritzer, 1997:8;Grenz, 1996:12)。後現代主義因此標榜、奉行多元化之世界觀、立場(Rosenau, 1992:8)。在多元主義催化之下,後現代主義鼓勵「百花齊放,百鳥齊鳴」。後現代主義之門戶因此是寬的,包容性大。在後現代主義的縱容下,所衍生的是相對主義。
再者,後現代主義非常強調情感、情緒、直覺、省思、臆測、個人經歷,宗教情操,神秘經歷(Rosenau, 1992:6)。
後現代主義之特徵
後現代主義本身有許多的特徵。專事現代西方哲學教學與研究之浙江師範大學教授鄭祥福博士列出以下與本議題有關之特徵(鄭祥福, 2000:30-44): a)非正典化(de-canonization):後現代主義批判一切即成的原則,排除一切權威,也不遵行任何的規則。 b)解構(deconstruction):後現代主義標榜的是一種雜亂無章、不確定性、互相衝突的形式、不斷創造中的多元性。
從敬拜讚美看後現代主義對教會的影響
3
c)反形式(anti-form):後現代主義反對任何的形式,而所標榜的是不確定性 (indeterminacy)。這種不確定性滲透了藝術的表現,以致後現代的音樂是不規則的、拼貼式的、隨意的。 d)無深度性(depth-less-ness):後現代主義否認所謂現象背後之本質,且排除任何的詮釋。 e)即興表演(impromptu performance):卡拉OK是一種對後現代觀念的詮釋,具有參與和即興表演的後現代色彩。卡拉OK所追求的不是一種藝術創造,而是一種娛樂休閒方式,更是一種精神的鬆懈、情緒的宣洩。 f)注重參與和表演(performance and participation):後現代主義所標榜的是不確定性,因此在創作過程中,歡迎所有在場者參與和表演。然而,後現代的人所著重的行動乃是自我觀照、自我發現、自我陶醉、自娛方式。 g)狂歡(carnivallization):狂歡乃是指後現代一種反系統、顛覆,一種喜劇式甚至荒誕的精神氣質。狂歡消除了各種差異和界限,使所有的參加者即是演員也是觀眾。狂歡使人產生自己就是世界真正主宰的幻覺。
後現代音樂之定義
後現代音樂反高雅之音樂。在電視機文化的長期熏陶之下,聽眾愜意的只是短暫的、轉瞬即逝的娛樂性。這也反映出聽眾不願花更多精力認真看待有深度的東西,因而被訓練成了習慣於一次性的文化消費者。後現代音樂是隨著這種文化消費的出現而出現的。後現代音樂所標榜的是一種簡單、可按任何順序演奏或隨意反覆的音樂(鄭祥福, 2000:128-138)。
「後現代主義」與「敬拜讚美」
「敬拜讚美」與時代精神
把後現代主義之特徵與時下靈恩運動之敬拜讚美相對照,筆者認為赫士德(Donald P. Hustad)在其著作《當代聖樂與崇拜》中所表達的對敬拜讚美的觀點與後現代主義是有其關聯性的。 首先,赫士德認為當今社會有以下幾項特徵(赫士德, 1998:312,313):
從敬拜讚美看後現代主義對教會的影響
4
a) 這是個人主義與自我陶醉的時代 b) 這是消費主義的時代 c) 這是電子、計算機、電視、錄像帶及高級音響的時代 d) 這是流行音樂盛行三十多年後,愈來愈退化的時代 e) 這是靈性空虛的時代
由這幾項特徵中,赫士德認為通俗文明成為大眾可以接受的標準,也是唯一標準。而對音樂的選擇標準,是為了滿足即刻的慾望(不肯等候),而不是真正的需要。社會大眾的音樂素質普遍低落。人們追求特殊的經歷,如東方的神秘主義、新紀元的自覺(以自我為中心)或靈恩派的崇拜儀式,並且從當中得到滿足。
敬拜讚美之貧乏
當代由靈恩運動所產生之敬拜讚美,赫士德「最初對這類新歌的反應,是感激與歡欣,因為這是神的子民受聖靈的感動,靈裡得到復興,以清新可喜的新歌表達出來,深受大眾的喜愛與接納…。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筆者(赫士德)及許多教會的領袖與會友,卻開始有些失望。現在許多非靈恩派的教會只唱短歌,其它如敘述屬靈經歷的福音詩歌、感恩的讚美詩歌、教導真理的詩歌,認罪、懇求或順服的詩歌,一概不唱,只有讚美!而且對讚美的認知又是那麼的狹隘」(赫士德, 1998:315, 316)。筆者非常認同赫士德的觀點,並且深深憂慮,若教會只唱這些「讚美」短詩,灌輸一些膚淺,甚至錯誤的神學觀,而完全不唱那些有寶貴神學遺產的聖詩,那兩年後的教會(甚至一些神學院),將是怎樣的一個光景?
在評論靈恩派的崇拜時,赫士德認為:若說傳統式的崇拜缺乏情感的話,那靈恩派的崇拜是否兼顧到理性呢?甚至,是否只是鼓勵會眾情緒化?(赫士德, 1998:323)靈恩派提供了機會讓會眾參與讚美,但其崇拜音樂的內容貧乏,旋律、和聲、歌詞、譜曲技巧、表演技術等都不佳(赫士德, 1998:324)。
敬拜讚美之後現代主義色彩
靈恩派的敬拜讚美,在許多點與層面上,正反映後現代主義與後現代音樂的特徵。
敬拜讚美在整個聚會中幾乎是一個獨立的時段,與整個崇拜過程中的其它部分缺乏關聯性。因為敬拜讚美是獨立的,只唱讚美的短詩,並不發揮預備信徒的心進入聽道狀態的功能。因此,也不會選唱一些與講道主題有關聯的詩歌。其實,這也是反映後現代主義之反形式、無序、去中心、帄行關係(不像現代主義所強
從敬拜讚美看後現代主義對教會的影響
5
調之「主從關係」)的特徵(鄭祥福, 2000:33)。
後現代音樂剷除或模糊化「高級」和「低級」文化之間的界限。這類精神標榜反形式、不規則的、拼貼式的、隨意的、簡單的、可隨意反覆的音樂,及追求一種娛樂休閒方式,一種精神的鬆懈、情緒的宣洩,過於追求藝術創造,且缺乏深度。這恰恰反映在「敬拜讚美」中從來不採用極富深度的古典詩曲,例如:巴赫(J.S. Bach)、亨德爾(G.F. Handel)、門德爾松 (B.F. Mendelssohn)、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等的作品,且幾乎不用聖詩,而一味只用短詩。
在表現上,敬拜讚美是靈恩派的敬拜哲學「敬拜即慶典」(Worship is a celebration)的延伸。後現代主義之特徵:carnivallization(狂歡)也可以譯成嘉年華會、歡慶、慶典。「敬拜即慶典」之哲學有挑戰傳統崇拜的程序化、形式化,以凸顯靈恩運動崇拜的非正典化、解構、反形式背後的後現代精神。再者,因是慶典,靈恩派之敬拜讚美所選的盡都是讚美的短詩,並且這時段常比講道時間更長。由於敬拜讚美所注重的是「慶典」中崇拜者之參與和表演,著重參與者之自我觀照、自我發現、自我陶醉、自娛方式,敬拜讚美因此製造了一種參加者既是演員也是觀眾的場合,並使參與者有一種自己就是崇拜中真正主體性的滿足感。敬拜讚美模糊了神是整個敬拜唯一對象的意識。並有把敬拜讚美這時段的主體性轉移至參與者、演唱者之嫌、之慮。
結語
今天教會之敬拜讚美令有識者深感憂心忡忡的,除了因教會已經遭受後現代主義之侵襲,並且教會正統被世俗化、腐蝕之憂之懼外,更甚的是,有一些短詩之神學是亂七八糟的,錯誤百出的。為此之故,筆者除了反對敬拜讚美所用之短詩背後之世俗化精神之外,也深深認為有些短詩之使用,在教義上的教導是負面而有誤導性的。這一切皆令教會憂慮,是教會的危機。
作為教會之牧者、領袖,我們確實應當與主耶穌潔淨聖殿時的心境、憂心認同: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約2:17)
參考書目
1. Grenz,Stanley J., A Primer on Postmodernism.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96
2. Ritzer,George,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New York: The McGraw-Hill Co. Inc. 1997
從敬拜讚美看後現代主義對教會的影響
6
3. Rosenau,Pauline Marie, 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Insights, Inroads, and Intrus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4. 戴維‧賈裡、朱莉婭‧賈裡著,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
5. 赫士德著,謝林芳蘭譯,《當代聖樂與崇拜》,台北:校園書房,1998
6. 葉永文、張力可、黃順星編譯,《社會學理論Q&A》,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7. 鄭祥福,《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My soul's been anchored in the Lor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D6giUFndOQ&feature=player_embedded#at=26

上帝的兒女何等有福

詞:陳贊一    曲:梅廣文


基督教長老會信友堂第二堂詩班演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m3WQjacHLs
宇宙光百人大合唱演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a8Aobq6W-g&feature=related

小羊一生的旅程(下)


2005-08-20基督教論壇報

 【作者:◎郭秀娟】  
 群羊走在死蔭幽谷的光景,很像基督徒遭遇各種危險患難─舉凡敵對、寂寞、沮喪、誘惑、的網羅和死亡等,是人生必須面對的處境。在人生最黑暗的一刻,即使「耶和華」似乎不見了,但神同在的引導與保護依舊存在,這是羊兒最大的安慰和保障。

小小羊兒要回家
 第5節繼續發展供應和保護的題旨。弱小的羊群天生有許多仇敵,在巴勒斯坦放牧,常常先得清除有毒的植物,將它們連根拔除之後,才放心讓羊群吃草。因此「敵人」可以解釋為毒草或是野獸,這讓我們想起主禱文所說:「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羊群一天的旅程,從安舒的青草地溪水邊,行經危險的死蔭幽谷,再逐步攀爬到高地上擺設的筵席,好像信徒一步步登高的靈程,神所量給我們的仇敵處境,必然也是我們能夠勝過的試煉,神同在的保守,能夠將我們安全地帶返家門。

 5節下半描述的正是羊群回到家中的畫面。油和杯是牧人不可缺少的配備,在疲憊的旅程結束之時,牧羊人會在羊圈門口,一一檢查羊隻,見有瘀青傷口,會塗抹橄欖油。羊若生病發燒,牧人會讓羊的鼻子,浸在裝滿水的大桶杯裡降溫,當然也會讓乾渴的羊群暢飲。這樣的描述,很自然可以應用在神對信徒在身體、情感和靈魂各方面的供應和醫治。

 第6節在原文以「必」字開始,並且使用戰場上被敵人追趕的動詞,這是大衛早年遭患難的經歷,他將這個負面的動詞轉化,生動地描繪他一生都有神的美善和慈愛「追」著他。

 著名的舊約學者William LaSor指出:最後一節應譯為動詞「歸回」(「shoob」),而不是所有譯本採行的分詞「住」(見〈What Kind of Version Is the New International?〉, Christianity Today, Oct. 20, 1978, p.19)。

 這樣的譯法讓這首詩更完美地呈現羊群一天的旅程。最後一節,雖然明顯使用人的角度和措詞,詩人卻沒有完全脫離牧羊的意象。因著牧人全備的照管,羊群當然每天都要歸回羊圈。想像群羊在夜晚安歇,仰望著滿天星斗,何等滿足!信徒也要過教會生活,與眾聖徒同享神的美善和慈愛。

 這首短短的小詩,以美麗的田園背景,呈現天路客一生的旅程,難怪有人在葬禮讀它,也有人在婚禮朗頌。更寶貴的是這首詩夾在有名的彌賽亞詩篇之間。

 詩篇廿二篇,說到主釘十字架的痛苦,其中出現「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他們扎了我的手,我的腳」、「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裏衣拈鬮」等十架預言。

 而詩篇廿四篇則說到得勝的基督,將要進城:「眾城門啊,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把頭抬起來,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
 在彌賽亞的受苦與得勝之間,於是,我們才有這一首寶貴的詩中之詩。神應許今生寶貴的同在,神的美善和慈愛,在所有的日子裡要臨到我們,只因為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祂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成就了神從亙古到永遠要與人同住的旨意。(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參考資料:
1. Ryken, Leland, Realms of Gold - The Classics in Christian Perspective (Wheaton, Illinois: Harold Shaw Publishers, 1991).
2. Ryken, Leland, Words of Delight - A Literary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Company, 1992).
3. 金京來,〈詩篇23:3翻譯的再思〉,《宣神院訊》第57期,2004年9月,頁1~2。 

小羊一生的旅程(中)


2005-08-13基督教論壇報

  【作者:◎郭秀娟】  
 羊天生固執,容易走迷,人像羊一樣,常常偏行己路,但感謝神,祂會為自己名的緣故,引導我們走義路。大先知耶利米和但以理,在為百姓認罪代求的時候,都懂得求神為祂自己名的緣故行事(參考耶利米十四章7、9、21節;但以理九章19節)。這實在是信徒禱告最扎實的基礎,因為不論人落在怎樣荒涼罪惡的光景,我們永遠可以放膽懇求,因為我們是稱為神名下的人,何等蒙福的地位啊!

很可能詩人大衛就是回想自己曾經墮落的光景,如今能夠回頭被堅固,實在是神自己的作為,神為祂自己的名,施行了莫大的恩典。

神沒有應許天色常藍
接下來第4節,一方面持續羊群的旅程,卻更深入描繪旅途上的艱險,為這首詩開啟了新的脈絡。羊和牧者的關係,也進展到更加親密的「你與我」的關係,因為在幽暗的深谷裡,羊群能夠安全「行過」,能夠「不怕兇惡」,完全因為有牧人同在。

在巴勒斯坦放牧,不像在西方有廣大的草原,可以放羊自己吃草,羊靠自己根本不能存活。牧人必須帶領羊群走過危險的山谷,據說在耶利哥南方,位於耶路撒冷通往死海的路上,真有一個山谷稱為「死蔭的幽谷」,大凡從西班牙到大馬士革的牧羊人都知道。

這個幽谷深七、八英尺,途中還有溝渠,羊兒得一隻隻躍過,才能前進到有草的綠洲。山谷中有虎視眈眈的野狗,等著獵食不幸跌落的小羊,這時牧人的杖和竿就發揮極大的嚇阻和保護效用。

杖用來趕除野獸,保護羊群不受侵害,竿是較長的勾子,可以將掉落山谷的小羊勾上來。詩人用了強調的代名詞,說到「它們都安慰我」,這一句完美地對應前半節的「你與我同在」,兩個代名詞前後呼應。

神應許永遠同在
走在危機四伏的險徑,羊群難免會受傷,所以詩人在下一節提到膏油的醫治。和合本和新譯本將第4節翻譯為「也不怕遭害」和「也不怕遭受傷害」,會造成詮釋上的困難。此句在原文是「我不怕邪惡」(I fear no evil),很像詩篇一百廿一篇第7節「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邪惡」(和合本同樣譯為「災害」),畢德生牧師說得極好:
除非海水滲進船艙,否則海洋裡全部的水加起來也不能使一颼船沉沒;除非我們讓苦難侵入,否則全世界的苦難都無法傷害我們。這就是這首詩所應許:上帝保護你脫離一切災害的意思。

雖然上帝沒有免除基督徒遭受試煉和苦難,但祂確實應許要與我們同在,祂會在我們一生的天路歷程上,保守我們、引導我們、陪伴我們。這是貫穿新舊約聖經的重要應許。

從最早的亞伯拉罕之約(參創世記廿六章3節,四十八章21節),到會幕與聖殿,神一直應許要與祂的子民同在,住在他們中間,最後在新天新地裡,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做他們的神。」(啟示錄廿一章3節)
這正是耶穌又名「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的終極意義,今天,耶穌藉著聖靈與我們同在,住在我們心裡,使我們成為聖靈居住的所在。(待續) 

小羊一生的旅程(上)


2005-08-11基督教論壇報

  【作者:◎郭秀娟】   
小時候喜歡看布袋戲和歌仔戲,除了故事精采,更迷人的是角色的台詞,或說或唱,無不充滿詩詞歌賦,那種清脆舒暢的韻律感,聽在耳中十分過癮。

由此看來,詩詞絕不只是文人精英附庸風雅的產物,相反地,它深深根植於最鄉土的通俗文學底層。就連整本新舊約聖經,至少也有三分之一以詩歌體裁寫成,說上帝希望祂的子民能領略詩詞之美,此話當不為過吧!

詩歌在任何一個民族,幾乎都是最早開創的藝術型式,著名的聖經文學家弗瑞(Northrop Frye)觀察到:「從文學史的角度而言,詩詞的技巧發展,通常比散文還早,有時早了幾百年。如果散文才是日常通用的語言,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
這個問題或許不容易回答,但我們不妨從廣受喜愛的詩篇,嘗試從詩的形式與內容,一窺抒情詩的魅力。從形式來看,詩詞第一個特色在於簡潔。以有名的詩篇廿三篇為例,全詩只有短短六節,卻獲得詩中之鑽的美譽。

貫穿全詩的意象
詩不像故事體裁,能夠傳達豐富的人生經驗,詩人往往只是補捉瞬間的觀照和體悟,然後運用密度較高的語言,營造圖畫般的意象,傳達單一的主題。

詩篇廿三篇使用好牧人作為神的意象,傳達神照管的主題。這個主旨事實上在全詩第一節,就作了清楚的破題。這個掌控全詩的意象,好像葉子上的主脈,每一支分岔出去的脈絡,都緊緊圍繞同一主軸。

但是讓人吃驚的,大部分註釋書卻將此詩劃分成兩段:1~4節神是好牧人,5~6節神是好主人。這樣的分段和詮釋,使整首詩的精華喪失殆盡。

聖經文學家李肯(Leland Ryken)根據熟悉巴勒斯坦放牧的解經家,認為牧羊人的意象統一全詩,他批評傳統翻譯,措詞上太早跳脫牧羊的處境、進入信徒的屬靈應用。

為了解經上的需要,筆者參考原文和李肯的英譯,將和合本修訂如下:
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就不至缺乏。

2.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帶我到安靜的水邊,
3. 祂回復我的生命,為自己的名,引導我到正確的道路。

4.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兇惡,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它們都安慰我。

5.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杯滿溢。

6. 我一生的日子,必有美善慈愛追著我;我且要回到耶和華的家中,在所有的日子裡。

詩人一開始就運用譬喻詞(figures of speech),第1節的筆法稱作隱喻或暗喻(metaphor),和明喻(simile)類似,只是沒有清楚地使用比較的字眼,比方「像」或「如」,直接用兩個不同事物來表示相似性。解讀暗喻或明喻,讀者需要常常保持雙重焦點,先從字義上想像詩人營造的畫面,然後再從知性的邏輯,或從感性的經驗,來來回回檢視被比較兩個事物的相似性,避免過早提供詮釋。

詩人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這個牧羊人意象(shepherd image),雖然是詩人和以色列百姓熟悉的處境,但字面意義其實是突兀的。

開放性與殊異性
因為在現實世界,神當然不是牧羊人,信徒也非羊群,詩人乃是以殊異的語言,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新世界,藉此提供我們一副鏡片,要我們從牧羊人與羊的關係和角度,思考上帝供應的命題。

這首詩的作者應該是大衛,很可能是晚年所寫,講述神對他一生的照管,但他不是以自傳方式表述,那樣做雖然也能達到教誨功能,終究見證只屬於個人。作者運用牧羊人與羊的意象,帶領我們進入他所熟悉的放牧世界,使得這首詩向每一個人開放。

意象和譬喻的使用讓詩詞充滿殊異性(strangeness)與開放性(openness),雖然可能給讀者、詮釋者帶來歧義的解讀,但詩人必然認為這是值得的冒險,因為由此引發的豐富想像,往往是散文無法盡述的。

主題與變奏(theme-and-variation)是統籌一首詩的基本架構,詩人的表達手法,一般又可分重複(repetition)、對比(contrast)、列舉(catalogue)和聯想(association)四種。詩篇廿三篇是以列舉的筆法,描繪羊群一天的旅程,全詩從供應、引導和保護三重變奏,逐步發展神照管的主題。

整首詩在人稱代名詞上也有明顯的變奏,第1節宣布「耶和華」和「我」的關係,接著2、3兩節是「祂」與「我」,然後4節、5節進展到「你」與「我」的親密,最後第6節又回到「耶和華」和「我」,首尾形成一對完美的括弧。

和合本與新譯本在第1節都加了個「必」字,導致有中文解經家說:因著信心,詩人宣告兩個「必」─我必不致缺乏、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其實第1節在原文並沒有這樣強烈的字眼。儘管如此,本節仍然是驚人無比的信心宣告,因為在少壯獅子都還缺食忍餓的時代,竟然有一隻小羊宣稱牠「不致缺乏」。

牧羊人對羊群的供應是多方面的,詩人在第2節首先將我們帶到青草地溪水邊,這真是聖經中極其美麗的一幅畫,引發讀者諸多聯想。

你們要休息
詩人不是說羊群「吃草、喝水」,而是描繪休息中的羊群,寧靜滿足的畫面。我們可以想像牧羊人一早出發,帶著羊群四處尋找綠洲,此時很可能已過中午時分,羊群必然已經吃飽,才會甘心躺下。

何況詩人形容水是「靜水」,這是膽小的羊兒適合飲用的水。水和草是羊群最基本的需求,詩人不直接描述每日飲食的供應,卻刻意突顯休息的用語,或許他有意影射:不要憂慮吃什麼喝什麼,這一切牧人都知道,而他為羊群提供的,遠超過身體的需要。

如果神是牧者,祂必然也會供應我們日用的飲食,更重要的詩人強調神要我們休息,安息在祂裡面,只有神能夠帶給我們心靈最深的滿足和平安。

在創世記錄裡,每當神每造完一天的工,聖經就複述一遍「有晚上有早晨」,好像一天該從晚上開始,這和我們習稱的「一日之計在於晨」正好相反。似乎神要人休息在先,然後再工作。人的心靈若無法安息在神裡面,恐怕我們的服事和工作,都要打很大的折扣。

祂為自己的名行事
接下來第3節,和合本和新譯本均譯為「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將「靈魂」與「義路」套在羊身上,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譯作「靈魂」的這個字,在希伯來文是"nephesh",最基本意義是「生命」,包括肉身與非肉身部份,常與「活」字連用,可指活物或活人(如:創世記一章20節,二章7節)。雖然這個字也可以指脫離身體的靈魂,但此義在舊約極少出現(如:列王紀上十七章21、22節)。

聖經學者金京來博士指出,常在詩篇中出現「我的nephesh」,並不代表「我的靈魂」,而是「我自己」,或簡單的說是「我」(如:詩篇三篇2節,六篇3節,七篇2、5節,十一篇1節,十三篇2節,十六篇10節,十七篇13節,廿二篇20節,廿三篇3節,廿五篇20節,廿六篇9節,卅篇3節,卅一篇7、9節,卅五篇3、4、7、9、12、13、17節等)。

至於譯為「甦醒」的動詞,在原文是「shoob」,主要意思是「回來、回去、回轉」,這裡是使役動詞形式(「Polel」)。金京來博士提出耶利米書五十章19節也出現該動詞形式(「領回」),是正確翻譯詩篇廿三篇3節的最佳提示,因為同樣描述耶和華與以色列民的關係,有如牧人及羊群的關係,因此他建議譯為「祂領回我,他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正確的道路。」
這樣譯可以維持牧羊的象徵筆法,不致太早使用人的口吻說話,不過李肯教授則將前半節譯成「祂回復我的生命」(he restores my life),也同樣能夠延續一貫的意象,並且接著前面的午休,進一步描述羊群重新得力,得以繼續一天剩下的行程。這兩種譯法都比和合本和新譯本為佳,此節應用在信徒身上,可以指身心靈各方面的恢復。

「義路」只要按字義改為「正確的道路」(right paths),就可以完美地適用在牧羊人對羊群的帶領。從羊圈到青草地,牧人帶領羊群走一條安全的道路;神對信徒的引領也類似,藉著祂的話語和內住的聖靈,神引導我們走在正路上。(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