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巨人的陰影:莫札特《安魂曲》與佩格萊西《聖母悼歌》


( 2012/08/27 第566期 心靈小憩電子報)
文/陳韻琳

  我們都知道莫札特並未完成他這首編號K.626的安魂曲,現在廣被接受的安魂曲完整版,是莫札特的弟子Sussmayer與Freystadtler等補述完成的。據說他是根據莫札特的遺言交代,將最後一段「Communion」以「垂憐經」旋律的賦格化來收尾,好使整首曲子有統一感。當然,這說法跟另一種說法相衝,這說法來自莫札特遺孀,她說,有幾頁莫札特的草稿,她曾經傳給莫札特的好友、學生們作為完成「安魂曲」的參考,但後來不翼而飛了。  莫札特過世後,莫札特的遺孀因貧困急於賣掉莫札特臨終作品,因此她很多說法都讓人半信半疑,但是,不管哪一種說法為真,至少因著「安魂曲」終究是莫札特過世前的斷簡殘篇,並非莫札特獨自完成的,因此「敢」不滿意這作品的人大有人在,因此出現了許多莫札特「安魂曲」新版本——雖然後世最喜歡追認的還是Sussmayer與Freystadtler的版本,終究他倆跟莫札特關係最直接。
  當我聆聽莫札特「安魂曲」時,有時候我會想,幫一個偉大的巨人完成臨終的斷簡殘篇,實在是一樁很損己的行為,如果創作的好,大家一定都歸功於那個巨人,若有絲毫一點閃失,當然大家責成的不可能是那個巨人。有誰喜歡站在巨人的陰影中呢?——除了早就已經站在陰影中的巨人的學生!

莫札特過世後的十九世紀初,南美巴西有機會聽到莫札特的「安魂曲」,但卻在Sussmayer與Freystadtler的版本之上,又加上了一段「Libera Me」。這個讓自己踏進巨人陰影中的小音樂家,是作曲家Sigismund Neukomm(1778-1858),他跟莫札特唯一的關係是他也出生於薩爾茲堡,還跟莫札特住處相鄰不遠,他出生時莫札特人在巴黎,剛經歷喪母之痛,此外,他跟莫札特有一個共同的好朋友——音樂家海頓。這就是他跟莫札特之間僅有的關係。
  但他卻於長大後人在南美巴西的那段時間,創作若干宗教曲目之外,並經過海頓的同意,局部重新編排整理了海頓的「創世紀」,又補述莫札特「安魂曲」的最後一段「Libera Me」,他的想法是,完整的安魂曲,不該是以「Communion」作結的,因為「Communion」強調的是人祈願「死後的安息」,但人尚須祈願「永遠的安息」,那是藉著基督之垂憐,讓死後的靈魂得以通過上帝震怒的審判後,永遠與上帝同在,享受「永遠的安息」。因此,他加上「Libera Me」這段,他的作法是使用莫札特「安魂曲」之前段落的音樂主題,重新組織編排而成,致使這段跟安魂曲之前的段落有所銜接不至於割裂,他並且在這最後段落將「安魂曲」之前陰鬱沈重的感覺,轉變成柔和輕快,以強化「永遠的安息」。
  我禁不住想起電影「阿馬迪斯」,莫札特在臨終之前跟他那他以為是朋友、其實是嫉恨他的死敵Salieri問起「Dies irae」中的段落:「地獄之火真的存在嗎?」看似他在用音樂表達地獄永恆的痛苦時,逐漸對他這一生明裡暗裡的罪惡,開始有所不安。
  不知道這個愛著海頓與已逝的莫札特的Sigismund Neukomm,是否也對莫札特僅有死後的安息、未得永遠的安息心生憐惜不忍,所以非得走進巨人的陰影中,幫他補述完「Libera Me」呢?總之,Sigismund Neukomm隨即在南美巴西公演莫札特的「安魂曲」,導致南美巴西第一次接觸莫札特的「安魂曲」,正是Sigismund Neukomm的版本!

這首「Stabat Mater」的作曲者G.B.Pergolesi只活了26歲(1710-1736),其作曲歲月只有六年,卻創作出流傳後世的經典「Stabat Mater」,這是他臨死之前的作品,有點詭異的是,他跟莫札特一般早死,而他這首臨死之前的「Stabat Mater」,竟有非常多地方旋律與莫札特臨死之前的「安魂曲」神似,根據考證,Pergolesi死後二十年才出生的莫札特,從沒有聽過Pergolesi的「Stabat Mater」,這多少讓人感覺有些神秘,何以兩個才華橫溢卻英年早逝的音樂家,臨終前都呈現著近似的旋律?彷彿他倆有個共同的巨人的陰影——死亡,而站在這巍峨的巨人陰影下,兩人又有著類似的臨終祈願,便以音樂書寫,終至將這股神秘,傳諸於後世.......!
(E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