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11基督教論壇報
【作者:◎郭秀娟】
小時候喜歡看布袋戲和歌仔戲,除了故事精采,更迷人的是角色的台詞,或說或唱,無不充滿詩詞歌賦,那種清脆舒暢的韻律感,聽在耳中十分過癮。
由此看來,詩詞絕不只是文人精英附庸風雅的產物,相反地,它深深根植於最鄉土的通俗文學底層。就連整本新舊約聖經,至少也有三分之一以詩歌體裁寫成,說上帝希望祂的子民能領略詩詞之美,此話當不為過吧!
詩歌在任何一個民族,幾乎都是最早開創的藝術型式,著名的聖經文學家弗瑞(Northrop Frye)觀察到:「從文學史的角度而言,詩詞的技巧發展,通常比散文還早,有時早了幾百年。如果散文才是日常通用的語言,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
這個問題或許不容易回答,但我們不妨從廣受喜愛的詩篇,嘗試從詩的形式與內容,一窺抒情詩的魅力。從形式來看,詩詞第一個特色在於簡潔。以有名的詩篇廿三篇為例,全詩只有短短六節,卻獲得詩中之鑽的美譽。
貫穿全詩的意象
詩不像故事體裁,能夠傳達豐富的人生經驗,詩人往往只是補捉瞬間的觀照和體悟,然後運用密度較高的語言,營造圖畫般的意象,傳達單一的主題。
詩篇廿三篇使用好牧人作為神的意象,傳達神照管的主題。這個主旨事實上在全詩第一節,就作了清楚的破題。這個掌控全詩的意象,好像葉子上的主脈,每一支分岔出去的脈絡,都緊緊圍繞同一主軸。
但是讓人吃驚的,大部分註釋書卻將此詩劃分成兩段:1~4節神是好牧人,5~6節神是好主人。這樣的分段和詮釋,使整首詩的精華喪失殆盡。
聖經文學家李肯(Leland Ryken)根據熟悉巴勒斯坦放牧的解經家,認為牧羊人的意象統一全詩,他批評傳統翻譯,措詞上太早跳脫牧羊的處境、進入信徒的屬靈應用。
為了解經上的需要,筆者參考原文和李肯的英譯,將和合本修訂如下:
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就不至缺乏。
2.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帶我到安靜的水邊,
3. 祂回復我的生命,為自己的名,引導我到正確的道路。
4.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兇惡,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它們都安慰我。
5.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杯滿溢。
6. 我一生的日子,必有美善慈愛追著我;我且要回到耶和華的家中,在所有的日子裡。
詩人一開始就運用譬喻詞(figures of speech),第1節的筆法稱作隱喻或暗喻(metaphor),和明喻(simile)類似,只是沒有清楚地使用比較的字眼,比方「像」或「如」,直接用兩個不同事物來表示相似性。解讀暗喻或明喻,讀者需要常常保持雙重焦點,先從字義上想像詩人營造的畫面,然後再從知性的邏輯,或從感性的經驗,來來回回檢視被比較兩個事物的相似性,避免過早提供詮釋。
詩人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這個牧羊人意象(shepherd image),雖然是詩人和以色列百姓熟悉的處境,但字面意義其實是突兀的。
開放性與殊異性
因為在現實世界,神當然不是牧羊人,信徒也非羊群,詩人乃是以殊異的語言,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新世界,藉此提供我們一副鏡片,要我們從牧羊人與羊的關係和角度,思考上帝供應的命題。
這首詩的作者應該是大衛,很可能是晚年所寫,講述神對他一生的照管,但他不是以自傳方式表述,那樣做雖然也能達到教誨功能,終究見證只屬於個人。作者運用牧羊人與羊的意象,帶領我們進入他所熟悉的放牧世界,使得這首詩向每一個人開放。
意象和譬喻的使用讓詩詞充滿殊異性(strangeness)與開放性(openness),雖然可能給讀者、詮釋者帶來歧義的解讀,但詩人必然認為這是值得的冒險,因為由此引發的豐富想像,往往是散文無法盡述的。
主題與變奏(theme-and-variation)是統籌一首詩的基本架構,詩人的表達手法,一般又可分重複(repetition)、對比(contrast)、列舉(catalogue)和聯想(association)四種。詩篇廿三篇是以列舉的筆法,描繪羊群一天的旅程,全詩從供應、引導和保護三重變奏,逐步發展神照管的主題。
整首詩在人稱代名詞上也有明顯的變奏,第1節宣布「耶和華」和「我」的關係,接著2、3兩節是「祂」與「我」,然後4節、5節進展到「你」與「我」的親密,最後第6節又回到「耶和華」和「我」,首尾形成一對完美的括弧。
和合本與新譯本在第1節都加了個「必」字,導致有中文解經家說:因著信心,詩人宣告兩個「必」─我必不致缺乏、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其實第1節在原文並沒有這樣強烈的字眼。儘管如此,本節仍然是驚人無比的信心宣告,因為在少壯獅子都還缺食忍餓的時代,竟然有一隻小羊宣稱牠「不致缺乏」。
牧羊人對羊群的供應是多方面的,詩人在第2節首先將我們帶到青草地溪水邊,這真是聖經中極其美麗的一幅畫,引發讀者諸多聯想。
你們要休息
詩人不是說羊群「吃草、喝水」,而是描繪休息中的羊群,寧靜滿足的畫面。我們可以想像牧羊人一早出發,帶著羊群四處尋找綠洲,此時很可能已過中午時分,羊群必然已經吃飽,才會甘心躺下。
何況詩人形容水是「靜水」,這是膽小的羊兒適合飲用的水。水和草是羊群最基本的需求,詩人不直接描述每日飲食的供應,卻刻意突顯休息的用語,或許他有意影射:不要憂慮吃什麼喝什麼,這一切牧人都知道,而他為羊群提供的,遠超過身體的需要。
如果神是牧者,祂必然也會供應我們日用的飲食,更重要的詩人強調神要我們休息,安息在祂裡面,只有神能夠帶給我們心靈最深的滿足和平安。
在創世記錄裡,每當神每造完一天的工,聖經就複述一遍「有晚上有早晨」,好像一天該從晚上開始,這和我們習稱的「一日之計在於晨」正好相反。似乎神要人休息在先,然後再工作。人的心靈若無法安息在神裡面,恐怕我們的服事和工作,都要打很大的折扣。
祂為自己的名行事
接下來第3節,和合本和新譯本均譯為「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將「靈魂」與「義路」套在羊身上,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譯作「靈魂」的這個字,在希伯來文是"nephesh",最基本意義是「生命」,包括肉身與非肉身部份,常與「活」字連用,可指活物或活人(如:創世記一章20節,二章7節)。雖然這個字也可以指脫離身體的靈魂,但此義在舊約極少出現(如:列王紀上十七章21、22節)。
聖經學者金京來博士指出,常在詩篇中出現「我的nephesh」,並不代表「我的靈魂」,而是「我自己」,或簡單的說是「我」(如:詩篇三篇2節,六篇3節,七篇2、5節,十一篇1節,十三篇2節,十六篇10節,十七篇13節,廿二篇20節,廿三篇3節,廿五篇20節,廿六篇9節,卅篇3節,卅一篇7、9節,卅五篇3、4、7、9、12、13、17節等)。
至於譯為「甦醒」的動詞,在原文是「shoob」,主要意思是「回來、回去、回轉」,這裡是使役動詞形式(「Polel」)。金京來博士提出耶利米書五十章19節也出現該動詞形式(「領回」),是正確翻譯詩篇廿三篇3節的最佳提示,因為同樣描述耶和華與以色列民的關係,有如牧人及羊群的關係,因此他建議譯為「祂領回我,他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正確的道路。」
這樣譯可以維持牧羊的象徵筆法,不致太早使用人的口吻說話,不過李肯教授則將前半節譯成「祂回復我的生命」(he restores my life),也同樣能夠延續一貫的意象,並且接著前面的午休,進一步描述羊群重新得力,得以繼續一天剩下的行程。這兩種譯法都比和合本和新譯本為佳,此節應用在信徒身上,可以指身心靈各方面的恢復。
「義路」只要按字義改為「正確的道路」(right paths),就可以完美地適用在牧羊人對羊群的帶領。從羊圈到青草地,牧人帶領羊群走一條安全的道路;神對信徒的引領也類似,藉著祂的話語和內住的聖靈,神引導我們走在正路上。(待續)
小時候喜歡看布袋戲和歌仔戲,除了故事精采,更迷人的是角色的台詞,或說或唱,無不充滿詩詞歌賦,那種清脆舒暢的韻律感,聽在耳中十分過癮。
由此看來,詩詞絕不只是文人精英附庸風雅的產物,相反地,它深深根植於最鄉土的通俗文學底層。就連整本新舊約聖經,至少也有三分之一以詩歌體裁寫成,說上帝希望祂的子民能領略詩詞之美,此話當不為過吧!
詩歌在任何一個民族,幾乎都是最早開創的藝術型式,著名的聖經文學家弗瑞(Northrop Frye)觀察到:「從文學史的角度而言,詩詞的技巧發展,通常比散文還早,有時早了幾百年。如果散文才是日常通用的語言,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
這個問題或許不容易回答,但我們不妨從廣受喜愛的詩篇,嘗試從詩的形式與內容,一窺抒情詩的魅力。從形式來看,詩詞第一個特色在於簡潔。以有名的詩篇廿三篇為例,全詩只有短短六節,卻獲得詩中之鑽的美譽。
貫穿全詩的意象
詩不像故事體裁,能夠傳達豐富的人生經驗,詩人往往只是補捉瞬間的觀照和體悟,然後運用密度較高的語言,營造圖畫般的意象,傳達單一的主題。
詩篇廿三篇使用好牧人作為神的意象,傳達神照管的主題。這個主旨事實上在全詩第一節,就作了清楚的破題。這個掌控全詩的意象,好像葉子上的主脈,每一支分岔出去的脈絡,都緊緊圍繞同一主軸。
但是讓人吃驚的,大部分註釋書卻將此詩劃分成兩段:1~4節神是好牧人,5~6節神是好主人。這樣的分段和詮釋,使整首詩的精華喪失殆盡。
聖經文學家李肯(Leland Ryken)根據熟悉巴勒斯坦放牧的解經家,認為牧羊人的意象統一全詩,他批評傳統翻譯,措詞上太早跳脫牧羊的處境、進入信徒的屬靈應用。
為了解經上的需要,筆者參考原文和李肯的英譯,將和合本修訂如下:
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就不至缺乏。
2.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帶我到安靜的水邊,
3. 祂回復我的生命,為自己的名,引導我到正確的道路。
4.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兇惡,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它們都安慰我。
5.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杯滿溢。
6. 我一生的日子,必有美善慈愛追著我;我且要回到耶和華的家中,在所有的日子裡。
詩人一開始就運用譬喻詞(figures of speech),第1節的筆法稱作隱喻或暗喻(metaphor),和明喻(simile)類似,只是沒有清楚地使用比較的字眼,比方「像」或「如」,直接用兩個不同事物來表示相似性。解讀暗喻或明喻,讀者需要常常保持雙重焦點,先從字義上想像詩人營造的畫面,然後再從知性的邏輯,或從感性的經驗,來來回回檢視被比較兩個事物的相似性,避免過早提供詮釋。
詩人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這個牧羊人意象(shepherd image),雖然是詩人和以色列百姓熟悉的處境,但字面意義其實是突兀的。
開放性與殊異性
因為在現實世界,神當然不是牧羊人,信徒也非羊群,詩人乃是以殊異的語言,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新世界,藉此提供我們一副鏡片,要我們從牧羊人與羊的關係和角度,思考上帝供應的命題。
這首詩的作者應該是大衛,很可能是晚年所寫,講述神對他一生的照管,但他不是以自傳方式表述,那樣做雖然也能達到教誨功能,終究見證只屬於個人。作者運用牧羊人與羊的意象,帶領我們進入他所熟悉的放牧世界,使得這首詩向每一個人開放。
意象和譬喻的使用讓詩詞充滿殊異性(strangeness)與開放性(openness),雖然可能給讀者、詮釋者帶來歧義的解讀,但詩人必然認為這是值得的冒險,因為由此引發的豐富想像,往往是散文無法盡述的。
主題與變奏(theme-and-variation)是統籌一首詩的基本架構,詩人的表達手法,一般又可分重複(repetition)、對比(contrast)、列舉(catalogue)和聯想(association)四種。詩篇廿三篇是以列舉的筆法,描繪羊群一天的旅程,全詩從供應、引導和保護三重變奏,逐步發展神照管的主題。
整首詩在人稱代名詞上也有明顯的變奏,第1節宣布「耶和華」和「我」的關係,接著2、3兩節是「祂」與「我」,然後4節、5節進展到「你」與「我」的親密,最後第6節又回到「耶和華」和「我」,首尾形成一對完美的括弧。
和合本與新譯本在第1節都加了個「必」字,導致有中文解經家說:因著信心,詩人宣告兩個「必」─我必不致缺乏、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其實第1節在原文並沒有這樣強烈的字眼。儘管如此,本節仍然是驚人無比的信心宣告,因為在少壯獅子都還缺食忍餓的時代,竟然有一隻小羊宣稱牠「不致缺乏」。
牧羊人對羊群的供應是多方面的,詩人在第2節首先將我們帶到青草地溪水邊,這真是聖經中極其美麗的一幅畫,引發讀者諸多聯想。
你們要休息
詩人不是說羊群「吃草、喝水」,而是描繪休息中的羊群,寧靜滿足的畫面。我們可以想像牧羊人一早出發,帶著羊群四處尋找綠洲,此時很可能已過中午時分,羊群必然已經吃飽,才會甘心躺下。
何況詩人形容水是「靜水」,這是膽小的羊兒適合飲用的水。水和草是羊群最基本的需求,詩人不直接描述每日飲食的供應,卻刻意突顯休息的用語,或許他有意影射:不要憂慮吃什麼喝什麼,這一切牧人都知道,而他為羊群提供的,遠超過身體的需要。
如果神是牧者,祂必然也會供應我們日用的飲食,更重要的詩人強調神要我們休息,安息在祂裡面,只有神能夠帶給我們心靈最深的滿足和平安。
在創世記錄裡,每當神每造完一天的工,聖經就複述一遍「有晚上有早晨」,好像一天該從晚上開始,這和我們習稱的「一日之計在於晨」正好相反。似乎神要人休息在先,然後再工作。人的心靈若無法安息在神裡面,恐怕我們的服事和工作,都要打很大的折扣。
祂為自己的名行事
接下來第3節,和合本和新譯本均譯為「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將「靈魂」與「義路」套在羊身上,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譯作「靈魂」的這個字,在希伯來文是"nephesh",最基本意義是「生命」,包括肉身與非肉身部份,常與「活」字連用,可指活物或活人(如:創世記一章20節,二章7節)。雖然這個字也可以指脫離身體的靈魂,但此義在舊約極少出現(如:列王紀上十七章21、22節)。
聖經學者金京來博士指出,常在詩篇中出現「我的nephesh」,並不代表「我的靈魂」,而是「我自己」,或簡單的說是「我」(如:詩篇三篇2節,六篇3節,七篇2、5節,十一篇1節,十三篇2節,十六篇10節,十七篇13節,廿二篇20節,廿三篇3節,廿五篇20節,廿六篇9節,卅篇3節,卅一篇7、9節,卅五篇3、4、7、9、12、13、17節等)。
至於譯為「甦醒」的動詞,在原文是「shoob」,主要意思是「回來、回去、回轉」,這裡是使役動詞形式(「Polel」)。金京來博士提出耶利米書五十章19節也出現該動詞形式(「領回」),是正確翻譯詩篇廿三篇3節的最佳提示,因為同樣描述耶和華與以色列民的關係,有如牧人及羊群的關係,因此他建議譯為「祂領回我,他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正確的道路。」
這樣譯可以維持牧羊的象徵筆法,不致太早使用人的口吻說話,不過李肯教授則將前半節譯成「祂回復我的生命」(he restores my life),也同樣能夠延續一貫的意象,並且接著前面的午休,進一步描述羊群重新得力,得以繼續一天剩下的行程。這兩種譯法都比和合本和新譯本為佳,此節應用在信徒身上,可以指身心靈各方面的恢復。
「義路」只要按字義改為「正確的道路」(right paths),就可以完美地適用在牧羊人對羊群的帶領。從羊圈到青草地,牧人帶領羊群走一條安全的道路;神對信徒的引領也類似,藉著祂的話語和內住的聖靈,神引導我們走在正路上。(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