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契樂訊第19期2003年9月
本文取自唐崇榮牧師1999年10月28日在吉隆坡主講的專題,由校園福音團契整理。感謝唐崇榮國際佈道團准予本刊使用。嚴禁轉載。
現在我們第二步要與大家思想,音樂在文化裡面有這麼高的地步,那為什麼有一些的音樂人完全不懂它,其實好得不得了?為什麼有一些音樂大家喜歡得不得了,其實沒有多大的價值?而中國人在古代就曾經有一個成語叫作「曲高和寡」。大家講一次「曲高和寡」。這句話就告訴我們,人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矛盾了。好東西越少人懂,壞的東西很多人懂。所以如果你彈一些很膚淺的音樂,很多人就出來和你一同共鳴。你彈更高的音樂的時候,他們就靜下來。你彈更深的音樂的時候,他們就不懂了。你彈最深的音樂的時候,他們都跑掉了。這個叫作「曲高和寡」。如果這句話從兩千多年前都已經提出來的話,我們就認為沒有一個時代是可以不需要的,就是常常訓練,使人的耳朵懂得聽出什麼叫「好東西」。
你知道小孩子一直吃牛奶、牛奶、牛奶,到他幾個月(我不知道你的孩子幾個月吃別的東西的,所以我就講幾個月),第一次給他吃別的東西的時候,你注意看他怎麼反應?他每天牛奶,牛奶,牛奶,突然間給他醬油。這個 Baby 第一次這樣,他的臉就變成「曹操的臉」。醬油完了給他糖,他馬上變成「關公的臉」。那你如果有了第一個孩子,我就盼望你試試看,當他開始可以吃東西的時候,每天換一種味的話,看看他有什麼反應?他眉毛會變來變去。他會想不通「這樣深的道理怎麼在我身上發生?」他也知道這個舌頭因為嚐味道給他帶來的反應是什麼,所以他....。那,最好你請一個拍照師每天給他拍一張照片,然後等到他結婚的時候送給他那一大篇的東西。讓他把當時嚐味道的人生反應的記錄可以帶到他的蜜月裡面,那他的蜜月就更甜蜜,更甘甜了,這是真的事情。
但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在嚐味道的事情上,很早的日子就可以從不同的味道產生反應的話,我問你,為什麼他的耳朵到他幾十歲沒有給他嚐過好的味道?這不是音樂家的失敗,這也不是好音樂的不成功,這是我們在這方面根本不注重怎樣訓練大家。所以,我們的群眾對音樂的品味,對賞識音樂的那個本能是差得不得了的,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一首歌配詞的時候應當用怎樣的心情,怎樣的技巧去表達出來,人不管了,人只知道用怎樣的節奏,怎樣的聲音,怎樣的旋律引起更多的人的共鳴。而一提到「更多人的共鳴」的時候,你就不得不選擇比較差的層次,因為「曲高和寡」嘛!對不對呢?「曲低合眾」,所以你的音樂越低的時候,能夠配合的,或者回應的人就更多了。你的曲子越高的時候,能夠回應的就更少人了。
不會玩象棋的人兩分鐘就解決了,會玩象棋的人幾天一場下不完,所以你看卡斯帕洛夫 (Garry Kasparov),你看世界西洋棋大師的時候,走一步要想二十五分鐘。他不是替老婆想這麼詳細,替那塊石頭、木頭想那樣詳細。所以你說「我替你走好了,就這樣好了,這樣好了。」不會走象棋的人馬上什麼都要走了,會走象棋的人他一看了就要看幾百步,看到以後會怎麼樣的可能,弄到對方沒有辦法吃他一個棋子,就進到對方王宮裡面去搶王位了。所以這種人很大的智慧不是和普通的思想一樣,音樂也是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