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安 登於「教会(ChurchChina)」 2008年11月总第14期
作者簡介:馬來亞大學農業經濟學士,威斯敏斯特神學院宗教學碩士、
哲學博士,費城天普大學社會學碩士。曾任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院長,
2005年創辦「福音文化中心」,並任會長。
前言
今天在東、西馬來西亞幾乎所有的教會,崇拜儀式中必有一段稱為「敬拜讚美」的時段。
這時段的特點乃是近乎清一色地使用短詩;且幾乎都是以「讚美」為內容的短詩。
再者,這段敬拜讚美所唱的短詩與崇拜過程中的其它環節,特別與講台的信息,
是完全無關聯的。在樂器方面,除了鋼琴之外,也使用電子合成器、吉他、
敲擊樂器、鼓、鈴鼓等。另外,除領唱者之外,尚有兩三位伴唱者。
這種普遍的崇拜聚會現象,不只是風氣,更是一股潮流,衝擊、席捲著教會。
這樣的敬拜讚美,表面上給傳統教會的崇拜注入一股活力,也似乎吸引了
一些年輕人參加聚會。但背後是一股教會世俗化的洪流,正在腐蝕教會
的正統,進而對教會產生長遠的負面影響,使教會腐化,令人憂心忡忡。
世俗化思潮
今日教會似乎呈現一股復興現象。這現象透過敬拜方式的「更新」、
聚會人數的「劇增」、「一些群眾」出席與醫治有關的聚會等,使教會呈現
一幅熱烘烘、欣欣向榮的景象。其實,追根溯源,這復興現象背後是
教會的世俗化。而這潮流背後有四股主要思潮的影響:
1) 後現代主義 2) 新紀元運動 3) 市場消費主義 4) 快餐文化現象
本文只處理後現代主義對教會之影響,其它三股思潮,將另行撰文研討。
後現代主義之定義
後現代主義是一個難以被定義的運動(葉永文等, 2000:277)。
但基本上,後現代主義是個反現代主義,並與科學理性分庭抗禮的運動;
是個日益強調潛意識,自由浮動的象徵與形象,觀點的複雜多樣性等的運動。
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後現代主義是個「高級」和「低級」文化
(電影、爵士樂以及搖滾樂)之間的界限趨於崩潰的運動,並與當今社會中
重要性日益增長的「表演專業」(expressive professions)有關(戴維‧賈裡, 1998:519-520)。
後現代主義不信總體論,否定有所謂唯一「總體透視」及「解答方案」之概念,
進而排除絕對真理的存在(Ritzer, 1997:8;Grenz, 1996:12)。後現代主義因此
標榜、奉行多元化之世界觀、立場(Rosenau, 1992:8)。在多元主義催化之下,
後現代主義鼓勵「百花齊放,百鳥齊鳴」。後現代主義之門戶因此是寬的,包容性大。
在後現代主義的縱容下,所衍生的是相對主義。
再者,後現代主義非常強調情感、情緒、直覺、省思、臆測、個人經歷,
宗教情操,神秘經歷(Rosenau, 1992:6)。
後現代主義之特徵
後現代主義本身有許多的特徵。專事現代西方哲學教學與研究之浙江師範大學
教授鄭祥福博士列出以下與本議題有關之特徵(鄭祥福, 2000:30-44)如下:
a)非正典化(de-canonization):後現代主義批判一切即成的原則,
排除一切權威,也不遵行任何的規則。
b)解構(deconstruction):後現代主義標榜的是一種雜亂無章、不確定性、
互相衝突的形式、不斷創造中的多元性。
c)反形式(anti-form):後現代主義反對任何的形式,而所標榜的是不確定性
(indeterminacy)。這種不確定性滲透了藝術的表現,以致後現代的音樂是不
規則的、拼貼式的、隨意的。
d)無深度性(depth-less-ness):後現代主義否認所謂現象背後之本質,
且排除任何的詮釋。
e)即興表演(impromptu performance):卡拉OK是一種對後現代觀念的詮釋,
具有參與和即興表演的後現代色彩。卡拉OK所追求的不是一種藝術創造,
而是一種娛樂休閒方式,更是一種精神的鬆懈、情緒的宣洩。
f)注重參與和表演(performance and participation):後現代主義所標榜的
是不確定性,因此在創作過程中,歡迎所有在場者參與和表演。然而,後現代的人
所著重的行動乃是自我觀照、自我發現、自我陶醉、自娛方式。
g)狂歡(carnivallization):狂歡乃是指後現代一種反系統、顛覆,
一種喜劇式甚至荒誕的精神氣質。狂歡消除了各種差異和界限,使所有的
參加者即是演員也是觀眾。狂歡使人產生自己就是世界真正主宰的幻覺。
後現代音樂之特徵
後現代音樂反高雅之音樂。在電視機文化的長期熏陶之下,聽眾愜意的只是
短暫的、轉瞬即逝的娛樂性。這也反映出聽眾不願花更多精力認真看待有
深度的東西,因而被訓練成了習慣於一次性的文化消費者。後現代音樂是隨著
這種文化消費的出現而出現的。後現代音樂所標榜的是一種簡單、可按任何順序
演奏或隨意反覆的音樂(鄭祥福, 2000:128-138)。
「後現代主義」與「敬拜讚美」
「敬拜讚美」與時代精神
把後現代主義之特徵與時下靈恩運動之敬拜讚美相對照,筆者認為赫士德
(Donald P. Hustad)在其著作《當代聖樂與崇拜》中所表達的對敬拜讚美的
觀點與後現代主義是有其關聯性的。
首先,赫士德認為當今社會有以下幾項特徵(赫士德, 1998:312,313):
a) 這是個人主義與自我陶醉的時代
b) 這是消費主義的時代
c) 這是電子、計算機、電視、錄像帶及高級音響的時代
d) 這是流行音樂盛行三十多年後,愈來愈退化的時代
e) 這是靈性空虛的時代
由這幾項特徵中,赫士德認為通俗文明成為大眾可以接受的標準,也是唯一標準。
而對音樂的選擇標準,是為了滿足即刻的慾望(不肯等候),而不是真正的需要。
社會大眾的音樂素質普遍低落。人們追求特殊的經歷,如東方的神秘主義、新紀元
的自覺(以自我為中心)或靈恩派的崇拜儀式,並且從當中得到滿足。
敬拜讚美之貧乏
當代由靈恩運動所產生之敬拜讚美,赫士德「最初對這類新歌的反應,是感激與歡欣,
因為這是神的子民受聖靈的感動,靈裡得到復興,以清新可喜的新歌表達出來,
深受大眾的喜愛與接納…。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筆者(赫士德)及許多教會的
領袖與會友,卻開始有些失望。現在許多非靈恩派的教會只唱短歌,其它如敘述
屬靈經歷的福音詩歌、感恩的讚美詩歌、教導真理的詩歌,認罪、懇求或順服的
詩歌,一概不唱,只有讚美!而且對讚美的認知又是那麼的狹隘」
(赫士德, 1998:315, 316)。筆者非常認同赫士德的觀點,並且深深憂慮,若教會
只唱這些「讚美」短詩,灌輸一些膚淺,甚至錯誤的神學觀,而完全不唱那些有寶貴
神學遺產的聖詩,那兩年後的教會(甚至一些神學院),將是怎樣的一個光景?
在評論靈恩派的崇拜時,赫士德認為:若說傳統式的崇拜缺乏情感的話,那靈恩派的
崇拜是否兼顧到理性呢?甚至,是否只是鼓勵會眾情緒化?(赫士德, 1998:323)
靈恩派提供了機會讓會眾參與讚美,但其崇拜音樂的內容貧乏,旋律、和聲、歌詞、
譜曲技巧、表演技術等都不佳(赫士德, 1998:324)。
敬拜讚美之後現代主義色彩
赫士德對靈恩派的敬拜讚美的觀點與批判,在許多點與層面上,正反映後現代主義
與後現代音樂的特徵。
敬拜讚美在整個聚會中幾乎是一個獨立的時段,與整個崇拜過程中的其它部分缺乏
關聯性。因為敬拜讚美是獨立的,只唱讚美的短詩,並不在於發揮預備聽眾進入敬拜程序
中"聽道"的功能。因此,也不會選唱一些與講道主題有關聯的詩歌。其實,這也是反映後
現代主義之反形式、無序、去中心、平行關係(不像現代主義所強調之「主從關係」)
的特徵(鄭祥福, 2000:33)。
後現代音樂剷除或模糊化「高級」和「低級」文化之間的界限。這類精神標榜反形式、
不規則的、拼貼式的、隨意的、簡單的、可隨意反覆的音樂,及追求一種娛樂休閒方式,
一種精神的鬆懈、情緒的宣洩,過於追求藝術創造,且缺乏深度。
這恰恰反映在「敬拜讚美」中從來不採用極富深度的古典詩曲,例如:巴赫(J.S. Bach)、
亨德爾(G.F. Handel)、門德爾松 (B.F. Mendelssohn)、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
等的作品,且幾乎不用聖詩,而一味只用短詩。
在表現上,敬拜讚美是靈恩派的敬拜哲學「敬拜即慶典」(Worship is a celebration)
的延伸。後現代主義之特徵:carnivallization(狂歡)也可以譯成嘉年華會、歡慶、慶典。
「敬拜即慶典」之哲學有挑戰傳統崇拜的程序化、形式化,以凸顯靈恩運動崇拜的
非正典化、解構、反形式背後的後現代精神。再者,因是慶典,靈恩派之敬拜讚美所選的
盡都是讚美的短詩,並且這時段常比講道時間更長。由於敬拜讚美所注重的是「慶典」
中崇拜者之參與和表演,著重參與者之自我觀照、自我發現、自我陶醉、自娛方式,
敬拜讚美因此製造了一種參加者既是演員也是觀眾的場合,並使參與者有一種自己就是
崇拜中真正主體性的滿足感。敬拜讚美模糊了神是整個敬拜唯一對象的意識。並有把敬拜
讚美這時段的主體性轉移至參與者、演唱者之嫌、之慮。
結語
今天教會之敬拜讚美令有識者深感憂心忡忡的,除了因教會已經遭受後現代主義之侵襲,
並且教會正統被世俗化、腐蝕之憂之懼外,更甚的是,有一些短詩之神學是亂七八糟的,
錯誤百出的。為此之故,筆者除了反對敬拜讚美所用之短詩背後之世俗化精神之外,
也深深認為有些短詩之使用,在教義上的教導是負面而有誤導性的。這一切皆令
教會憂慮,是教會的危機。作為教會之牧者、領袖,我們確實應當與主耶穌潔淨聖殿時
的心境、憂心認同: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約2:17)
參考書目
1. Grenz,Stanley J., A Primer on Postmodernism.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96
2. Ritzer,George,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New York: The McGraw-Hill Co. Inc. 1997
3. Rosenau,Pauline Marie, 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Insights, Inroads,
and Intrus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4. 戴維‧賈裡、朱莉婭‧賈裡著,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
台北: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
5. 赫士德著,謝林芳蘭譯,《當代聖樂與崇拜》,台北:校園書房,1998
6. 葉永文、張力可、黃順星編譯,《社會學理論Q&A》,
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7. 鄭祥福,《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