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Poulenc的Gloria賞析

走往寧靜 淺談Poulenc與其作品Gloria
音契樂訊第39期2006年5-6月
謝宗仁(台北藝術大學研究生,主修理論作曲)
  浦朗克,法國作曲家,1899年出生於巴黎。1920年代,一群志同道合的的作曲家,反對印象派那樣模糊性的音樂,組織了「六人組(Les Six)「,浦朗克便是其中的一員。「六人組」以薩替(Erik Saite, 1899-1925)為精神導師,摒棄了印象主義音樂中,模糊的線條與浮動的聲響。而採取較為明確的形式,清楚的旋律線條,和比較直接的節奏型態,如同十八世紀古典時期音樂的美學觀點,因此,便用「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來稱呼。
  1958年,浦朗克的朋友於意外突然死亡,這個痛苦經歷,重新燃起浦浪克的宗教情懷,另一方面,波士頓的Koussevitsky基金會想委託浦朗克寫一首交響曲,但是浦朗克回應他沒有興趣,然後基金會改而委託一首管風琴的協奏曲,而浦朗克回應說他已經寫了一首,最後基金會沒有辦法,只好讓浦朗克想作什麼就作什麼。雖然已經六十歲的老浦朗克仍回應說:我已經過時了!過時了!,不過最後還是回應了他們一個新作品,就是給女高音獨唱、混聲合唱團與管絃樂團的「Gloria」。
  浦朗克原本想把「Gloria」寫成七個樂章,而後來設定成為六個樂章加上最後的阿門頌,以符合「7」這個極富意義的數字。浦朗克另一個常與「Gloria」比較的作品,便是「Stabat Mater」,在配器上都是給女高音獨唱,合唱團以及管絃樂團。但是「Gloria」在情緒以及結構上都比較簡單,也傳達出較為喜樂的信息。
  浦朗克自己說到他已經寫了太多令人流淚的悲劇作品,他希望重新燃起他過去那樣對音樂的動力,而「Gloria」便是如此,此作品中的寧靜之美,處處展現出浦朗克積極、正向的人格特質與信仰。而這樣的特性,卻是被隱藏住地,連一般大眾也多有誤解,就連浦朗克本身,在他生命的最後這幾年,僅是漸漸察覺到身體的病痛以及情緒的心神不寧,而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樣的本質。
  「Gloria」首演於1961年1月於波士頓,大受歡迎與好評。根據法國作曲家協會(SACEM)的統計,在經常被演出的法國音樂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拉威爾的波麗露。這樣美麗動人的音樂,在夏日中,一定能為您帶來午後般安靜溫暖的氣息,再次燃起您對生命的悸動、愛的渴慕、信仰的熱情與盼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