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認識彌撒曲~孫自弘


音契樂訊第51期2008年5-6月

作者的話
現代基督徒怎麼來看彌撒?
對於大部分的基督徒而言,對於彌撒是很排斥的,認為那是天主教的儀式而已。
但是我建議不妨以以下角度來看:
首先我認為彌撒的經文內容都直接或是間接的出自聖經;
第二我認為彌撒的開始結束都是一種謙卑認罪的祈求;
第三我認為彌撒中的頌讚或是認信內容都是三位一體的信仰,包含了基督徒信仰的基本真理;
第四我認為彌撒的儀式沒有離開祈禱、讚美、讀經與真理,而彌撒的基本精神為向上帝的祈禱。
我建議我們可以從彌撒中思考在當代的教會崇拜中有哪些是我們已經失去的。
彌撒,根據李振邦神父的解釋,它是「天主教的祭天大典,基督體血在十字架上犧牲的重演」,教會何時稱崇拜聚會為「彌撒」,至今沒有準確的答案,一般相信當安布羅斯擔任米蘭大主教的時候(374-397)已經使用「彌撒」這個名詞了。數十世紀以來,彌撒一直是教會的主要禮儀,改教運動之後則為天主教以及部分重視禮儀的新教教會所沿用。至於彌撒一詞的來歷,是出於禮儀結束之後的遣散句,禮儀結束之後,主祭或是執事會宣佈:「Ite, Missa est!」就是「請離去,指信息已經被傳揚出去了!」會眾則會回應:「Deo gratias.!感謝上主」。
彌撒的中心是在「最後的晚餐」,或稱「主餐」或「聖餐」,就是耶穌在被出賣釘十字架之前與門徒所吃的逾越節晚餐,從初代教會開始,信徒就遵守耶穌在最後晚餐中「要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的吩咐。彌撒的結構大致分為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為聖道禮儀(Liturgy of the Word),是以讀經、祈禱、講道為主,第二部份為聖祭禮儀(Liturgy of the Eucharist),以聖餐的施行為主,在古早的教會中,甚至要求還沒受洗的募道友在第一部份結束後先行離開。彌撒的內容分為兩種,第一種為常用部分(Ordinary),就是字詞不變,常年使用;特用部分(Proper)的字詞則依場合、時間不同而變化。音樂家譜寫彌撒曲的時候,通常使用的是常用部分,共有五項,為:慈悲經Kyrie、榮耀頌Gloria、信經Credo、歡呼歌Sanctus、羔羊讚Agnus Dei。
慈悲經 Kyrie
慈悲經來自東方教會的禮儀,約在四世紀就出現在米蘭的祈禱儀式之中,彌撒本身是以拉丁文為主要文字,但是這兩句垂憐經文卻是希臘文,出自於聖經中路邊乞討的乞丐向耶穌的呼求,以及耶穌的稅吏與財主比喻中,稅吏低頭搥胸向上帝悔罪的經文,代表了彌撒中信徒向上帝的誠懇認罪呼求。
Kyrie eleison 上主, 求祢垂憐
Christe eleison 基督, 求祢垂憐
Kyrie eleison 上主, 求祢垂憐
榮耀頌 Gloria
榮耀頌又稱為天使的頌歌,因為前兩句的經文出於聖經路加福音中天使向牧羊人報好信息的頌歌。早期榮耀頌只有在特殊的場合、有主教主禮時才會使用,漸漸的被普遍使用,但是仍然不會在懺悔的節期、齋戒日以及安魂彌撒中使用。這是一首龐大的讚美詩歌,內容上可細分為:福音書原文,五個歡呼,三項祈求,三個信仰宣示,聖三一頌,阿門。是信徒對上帝的全面讚美。
Gloria in excelsis Deo. Et in terra pax hominibus bonae voluntatis.
榮耀歸於至高神,地上平安歸於祂所喜悅的人
Laudamus te. Benedicimus te. Adoramus te. Glorificamus te.
我們讚美祢,稱頌祢,敬拜祢,榮耀祢
Gratiam agimus tibi propter magnam gloriam tuam.
感謝祢,為了祢無上的光榮
Domine Deus, Rex coelestis, Deus Pater omnipotens.
主,上主,天上的君王,權能的主,聖父
Domine Fili unigenite, Jesu Christe.
主,耶穌基督,獨生子
Domine Deus, Agnus Dei, Filius Patris.
主,上主,神的羔羊,聖父之子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除免世罪的,求祢垂憐我們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suscipe deprecationem nostram.
除免世罪的,求祢俯聽我們的祈禱
Qui sedes ad dexteram Patris, miserere nobis.
坐在聖父右邊的,求祢垂憐我們
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Tu solus Dominus. To solus Altissimus, Jesu Christe.
因為只有祢是聖的,只有祢是主,只有祢是至高無上的
Cum Sancto Spiritu in gloria Dei Patris. Amen
耶穌基督,祢和聖靈同享天父的光榮。阿們。
信經 Credo
信經為信徒的信仰告白,信經在教會禮儀中代表的是全體出席的信徒的公開認信,在禮儀中被放在講道之後,作為對上帝話語傳揚的正式結束。教會通用的信經有兩首,一首為使徒信經,另一個就是尼西亞信經,在彌撒曲中使用的就是尼西亞信經。
信經的內容,首先是對於聖父的認信,接下來是對聖子的認信,接下來是對聖靈的認信以及對於教會、洗禮、赦罪、復活、末世的認定。以下是信經的內容摘要:
Credo in unum Deum
我信唯一的主
Et in unum Dominum Jesum Christum, Filium Dei unigenitum.
也信唯一的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
Et in Spiritum Sanctum, Dominum et vivificantem: qui ex Patre Filioque procedit.
也信聖靈,主及賦予生命者,從父與子而生。
Et unam, sanctam, catholicam et apostolicam Ecclesiam.
也信唯一、至聖、大公、由使徒傳下的教會。
Confiteor unum baptisma in remissionem peccatorum.
承認唯一的洗禮與罪得赦免。
Et exspecto resurrectionem mortuorum. Et vitam ventura saeculi. Amen.
也期待死人復活以及永世的生命。
歡呼歌 Sanctus
歡呼歌的歌詞都來自聖經,第一句話出於舊約聖經以賽亞書第六章3節,先知以賽亞遇見異象時天使的呼喊。在猶太教的會堂中就已經使用了這段經文。第二段出於新約聖經中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百姓的呼喊,這是後來基督教會加上去的。歡呼歌出現在文獻中最早可追溯到一世紀,直到十三世紀才正式被納入常用禮儀之中。這段經文雖然不長,作曲家常常會將它分兩段譜寫,第一段歌唱三重「聖哉」,直到「和散那歸於至高神」,第二段從「奉主名來的開始」。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Dominus Deus Sabaoth.
聖哉,聖哉,聖哉!主!萬軍之主!
Pleni sunt coeli et terra gloria tua
主的榮光充滿全地
Hosanna in excelsis.
高高在上,和散那!
Benedictus qui venit in nomine Domini.
奉主名來的,當受稱頌!
Hosanna in excelsis.
高高在上,和散那!
羔羊讚 Agnus Dei
羔羊讚被放入彌撒禮儀中,應該歸功於第七世紀末的希臘教會領袖Pope Sergius(r. 687-710)。歌詞引申自約翰福音第一章施洗約翰對耶穌的認定「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讚與第一首慈悲經類似,都屬於呼求憐憫的經文,羔羊讚通常在領聖餐的時候歌唱,如同向上帝羔羊的悔罪呼求。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除去世人罪孽的神的羔羊,求祢垂憐我們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除去世人罪孽的神的羔羊,求祢垂憐我們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dona nobis pacem.
除去世人罪孽的神的羔羊,求祢賜給我們平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